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上)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科学试题
小明利用不同种类的纸、剪刀等物品制作了一个针孔照相机。
(1)、
针孔照相机的孔不宜过大,其原因是
。
(2)、
蜡烛的烛焰如图乙。当蜡烛和纸盒A、B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小明在光屏上看到的像可能是
。
(3)、
小明想要定量分析像的大小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每次实验时都需用刻度尺测量相关数据。为方便操作,可对针孔照相机进行哪些改进?请举出一例:
。
举一反三
在探究树阴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blank#}1{#/blank#}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blank#}2{#/blank#}(“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blank#}3{#/blank#}。(“增强”、“不变”或“减弱”)
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的0点“坐井观天”,青蛙通过井口观察的范围正确的是( )
图甲是小明测绘得到的我市某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测量)。
如图所示的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blank#}1{#/blank#},这个成语说明的物理规律是{#blank#}2{#/blank#}。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一模)科学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