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福清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门检测

近日,包括英国、葡萄牙、美国等多个国家报告发现不寻常的猴痘病例。世卫组织称:猴痘疫情在非流行国家可控。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在各种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 B、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 C、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D、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举一反三
【公共卫生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1916年纽约市遭受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在此次疫病中至少有29000例病例,6000人不幸死亡。疫病流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20世纪初纽约市迅速发展,贫民窟也增加至4.3万个,贫民窟恶劣的环境导致鼠疫、霍乱、伤寒、白喉等传染病四处蔓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脊髓灰质炎基于虫媒传播,要求大量灭杀蚊虫,也有人认为该病的传播与街道和住所灰尘有关,更有甚者将脊髓灰质炎传播途径归咎于食物,多样而矛盾的认知延误了阻断病毒的最佳时机。早期脊髓灰质炎症状并不明显,当时的诊断技术极易造成误诊。脊髓灰质炎患者,医生采取对症治疗方法,但并未取得预期疗效。疫病流行之初,政府并未重视,纽约市卫生局有时也错误估计疫情发展速度,给予了不当防控意见。

——摘编自韩家炳、朱仲睿《1916年纽约市脊髓灰质炎大流行的原因、防治及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被纳入社会福利事业范畴,由联邦政府的卫生机构负责。地方政府在医疗应急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地方保护主义风气等因素塑造了“公共卫生联邦主义”,即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配合联邦政府来解决医疗补助、健康教育、卫生规划等方面的事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本地区利益为由拒绝配合联邦政策。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从“政府统治”向“多元治理”迈进,政府依靠市场机制,利用多元主体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但依赖市场制度的弊病是,公共卫生资源和服务质量会因社会的贫富差距出现分化。同时,美国种族主义根深蒂固,有色人种难以享受与白人等同的及时治疗、低价消费处方药等卫生服务权利。卫生不公平的“痼疾”使得美国公共卫生治理困难重重。

——摘编自王聪悦《美国公共卫生治理:沿革、经验与困境》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