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论述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62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威斯敏斯特等市镇据此建立了贫民习艺所,收容贫民并组织他们生产,以换取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消费资料。后来的儿童少年法则规定,地方当局有义务劝说、指导和帮助少年,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领取养老金的人必须行为端正,没有不良记录,必须按照主流社会的要求控制自身的行为。二战后,英国推行了团体的年金计划,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年金类团体保险产品较为丰富。

和东欧移民相比,长期请领失业救济金的英国人“毫无竞争意愿”,但疾病津贴和失业津贴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免费午餐,领取者的工作态度、个人责任等等,都成为享受这些福利的重要指标。

通过社会福利的方式进行控制,会在潜意识中让所有受益的社会成员产生一种“共生”的意识。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产生这一意识不仅是对民族主权国家的巩固至关重要,而且对构建任何一种类型的和谐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摘编自陈晓律《以社会福利促社会控制——英国的经验》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以行政救济和收容来缓解圈地运动引发的贫困等问题。1723年,英国在各教会区设立济贫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由放任理论认为对贫困劳工不宜帮扶过多,因而1834年议会通过新济贫法,迫使多数贫民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经济危机与二战的打击,英国越发走向“贫困之路”。1942年,英国颁布《贝弗里奇报告》,指出摆脱“贫困之路”的方案,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并着力形成一个以凯恩斯思想为指导的福利体系。1946年《国民保险法》和1948年《国民救助法》通过后,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但英国的贫困问题仍持续恶化。

——摘编自杨敏《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1945年10月至今,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向全国逐步推广并日臻完善,开始运作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国家承担各种社会风险。1945年10月,国民议会通过《社会福利法》,意在法国的社会保险逐步从领薪者扩展到其他所有社会群体,全体法国居民成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保护对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法国的社会保障到20世纪70年代初已基本完善。1945年只有一半法国人享受社会保障,到1978年,在法国居留的合法居民基本全部享有社会保障,政府财政支出大幅提升。

——摘编自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