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选考)历史试题

一战末期,西班牙媒体报道了国内的严重疫情,国际舆论将其命名为“西班牙大流感”。据文献显示,这场疫病的最早病例出现在美国,后向全球蔓延,然而为了保护士气,参战国普遍通过新闻审查制度封锁了消息。1933年,人类第一次分离流感病毒,命名为“H1N1”。此后科学家逐步规范毒株命名,并以年份冠名未分离样本的病毒。2023年,中国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将1918年—1919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一词修改为“全球爆发大流感”。这一版教材修订体现了( )
A、史学理论发展滞后于科学研究 B、新闻媒体报道不具备史料价值 C、求真求实是史学研究核心要义 D、概念命名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举一反三
【公共卫生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1916年纽约市遭受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在此次疫病中至少有29000例病例,6000人不幸死亡。疫病流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20世纪初纽约市迅速发展,贫民窟也增加至4.3万个,贫民窟恶劣的环境导致鼠疫、霍乱、伤寒、白喉等传染病四处蔓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脊髓灰质炎基于虫媒传播,要求大量灭杀蚊虫,也有人认为该病的传播与街道和住所灰尘有关,更有甚者将脊髓灰质炎传播途径归咎于食物,多样而矛盾的认知延误了阻断病毒的最佳时机。早期脊髓灰质炎症状并不明显,当时的诊断技术极易造成误诊。脊髓灰质炎患者,医生采取对症治疗方法,但并未取得预期疗效。疫病流行之初,政府并未重视,纽约市卫生局有时也错误估计疫情发展速度,给予了不当防控意见。

——摘编自韩家炳、朱仲睿《1916年纽约市脊髓灰质炎大流行的原因、防治及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的公共卫生服务被纳入社会福利事业范畴,由联邦政府的卫生机构负责。地方政府在医疗应急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地方保护主义风气等因素塑造了“公共卫生联邦主义”,即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配合联邦政府来解决医疗补助、健康教育、卫生规划等方面的事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本地区利益为由拒绝配合联邦政策。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共卫生从“政府统治”向“多元治理”迈进,政府依靠市场机制,利用多元主体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但依赖市场制度的弊病是,公共卫生资源和服务质量会因社会的贫富差距出现分化。同时,美国种族主义根深蒂固,有色人种难以享受与白人等同的及时治疗、低价消费处方药等卫生服务权利。卫生不公平的“痼疾”使得美国公共卫生治理困难重重。

——摘编自王聪悦《美国公共卫生治理:沿革、经验与困境》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