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南平市剑津片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谋划长远,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

【和谐中国】

摘录一 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创新中国】

摘录二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健康中国】

摘录三 全会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运用所学知识向世界说明中国脱贫事业取得伟大成就背后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3)、为青少年助推健康中国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举一反三
五四青年节前夕,某校八年级9班思政课老师以“我和我的祖国——向榜样学习”为主题上一节专题课,并提供了如下学习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隐姓埋名60年的战斗英雄张富清】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密雄”荣誉称号,一次荣获“人民功臣”奖章。张富清立下这些赫赫战功时才25岁.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条件最艰苦、急缺干部的来凤县工作,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贫困山区。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他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动员妻子放弃铁饭碗,从供销社“下岗”,老母亲去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才被发现。95岁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58年,我国决定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32岁的黄旭华被选中参与研制,不久被任命为总设计师。经过黄旭华和他带领的团队刻苦攻关,1981第一艘装有导弹的核潜艇顺利下水。1988年,核潜艇步入最后的深潜试验。深潜是核潜艇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项试验,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增强大家的信心,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黃旭华毅然与艇员一同下海。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属于最高级别的国家机密,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在“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黄旭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家需要,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他“舍”的是亲情,“得”的是国之利器。他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94年,黄旭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17年,黄旭华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紧扣本节思政课主题,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得泄露个人和所在区域、学校等信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