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安庆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试卷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苏、土纠纷开始于大战末期。1945年6月,苏联向土耳其提出缔结苏土新条约的要求。包括把1921年割让给土耳其的土耳其东部的卡尔斯和阿尔汉达两地归还苏联,苏联在达达尼尔海峡建立陆海空军基地等。土耳其政府拒绝了苏联的要求,两国关系顿时紧张起来。美国貌似公允地支持土耳其政府,甚至于1946年2月派遣战舰“密苏里”号访问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耀武于黑海海峡。接着向土耳其提供货款,抛售船舶,企图通过土耳其去控制海峡。所有这些行动都是在“遏制”苏联的旗号下进行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铁幕”演说出现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苏、土纠纷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介入苏、土纠纷的目的和手段。
举一反三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研究发端于16—19世纪逐渐形成的东方学,代表作有葡萄牙航海家皮列士的《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英国旅行作家哈克卢伊特的《英吉利民族的主要航海、航行、贸易和发现》、英国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顿的《在南非的传教旅行与研究》等。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以语言和宗教为代表的古代文明,东方被描述为落后的、僵化的“他者”,有待西方的统治和引导。他们收集的东方地理和人文资料,受到西方的广泛关注。

二战后,美国招募各国最杰出的专家“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为美国的决策提供参考,区域研究涵盖地球各个角落,最受重视的是苏联学和中国学。1958年,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案》,向高校提供资金,资助其区域研究。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世界区域研究专委会”等一批学术团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设立以特定地区为名称的研究中心。2011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区域国别研究专项,目前已做到了对世界各地区研究的全覆盖,中国的研究植根于研究地的社会文化,依靠合作机制,让当地学者为自己发声,从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性”知识。同时,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阐明人类社会的共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朱晓中《区域与国别研究:缘起、内涵、知识生产和挑战》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变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