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统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课外阅读。

二维码时代

①如今,大部分人都接触过二维码。用专业名词来解释,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可看作传统条形码的升级版。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②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信息获取方面,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就都知道了,不用再逐一询问;超市购物,扫描一下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就会映入眼帘;扫描广告画面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快捷支付方面,出门只带手机不带现金,目前在很多城市已成为常态。吃完饭“扫一扫”,在便利店扫码支付,甚至连买菜也不再需要找零,菜摊上早就挂上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觉得“码上支付”方便又快捷。

③然而,二维码支付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目前,人们使用的二维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码——日常在商店、餐馆里看到的打印在纸上或者制作成塑料牌的,都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动态码,即消费者在手机里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时,手机上会自动生成付款码,并且只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有效。据了解,与静态码相比,动态码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④二维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虽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经历二维码时代这一奇妙之旅。(有删改)

(1)、本文介绍了二维码是什么、等相关知识。
(2)、在文中找出什么是二维码。
(3)、第②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
(4)、请写出“码上支付”的双重含义。
(5)、在文中找出静态码不如动态码安全的原因。
(6)、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使用二维码的场景?请写出两个。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荷花之谜

    盛夏荷花,娇艳盛放。它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非也。经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楚,荷风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这颗莲子和其他6颗莲子一起是从中国古代一个枯竭的荷塘里被发现的。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是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于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环保“新兵”——玉米

傅少松

①塑料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能源的日渐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这一杰出的发明也暴露出“杰出”的缺点:第一,制造塑料要耗费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第二,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大量塑料垃圾加重了地球的负担;第三,就算千百年后塑料降解了,也会污染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

②谁来代替“劣迹斑斑”的塑料呢?经过不懈的研究,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位很好的“替身”。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出乳酸,再经过特殊的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它可以替代化工塑料,因此,被称为“玉米塑料”。

③它能做很多日用品,还可以制造矿泉水瓶子!英国的一家公司进行了一场“瓶子革命”。他们用“玉米塑料”制造的矿泉水瓶,通体透明,和化工塑料制成的瓶子一模一样。而且,短短3到9个月,便能完全降解,降解后还能充当肥料。一举多得,难怪有人说这是瓶子的“革命”!

④除此之外,“玉米塑料”的本领还有好多哩!

⑤日本的几家电器厂商,就用“玉米塑料”制成了 DVD光盘。这种光盘价格虽然贵了些,但非常环保。随着电脑的大量普及,废弃的、不可降解的光盘也成了一大“公害”。“玉米光盘”却不一样,埋进土里,一年后,便可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环保。

⑥手机,居然也可以用玉米制造!国外推出的“玉米手机”,除了电子器件,其他材料都是“玉米塑料”。只需把机芯等少数零部件拆下,报废的手机就可以往花坛中一埋,用不了多久,花花草草就更鲜艳亮丽了。手机成了花草的“补品”。“玉米手机”为手机找到了一条不错的“后路”,真是妙呀!

⑦美国的一家公司别出心裁,推出了“玉米袜子”。许多袜子都是化纤材料制成的,不可生物降解。研究人员从玉米身上提取纤维,织成袜子,既时髦又环保,外观漂亮,穿着舒适,透气性、牢固度和普通袜子一样好。

⑧玉米,新型的环保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作成农用薄膜,为瓜果蔬菜出力,薄膜老化了,又可作肥料,功劳真不小呀!玉米还能制成各种器具,连狗狗爱啃的“狗咬骨”都用上了它,味道挺不错哩!许多玩具的制造也让“玉米塑料”出场,宝宝们玩得更安全,大人们更放心。

⑨玉米,是传统粮食,现在,它又变成瓶子、手机和袜子,多神奇的科技啊!

(有删改)

杭州亚运会

材料一:2023年9月23日,在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杭州为开幕式的历史长卷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亚运会也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中国又一次承办亚运会。本次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主题为“潮起亚细亚”,以“潮”为题眼,以“水”来串联。潮是钱塘的记忆,而水是亚洲的血脉、文明的源泉。杭州因水而兴,钱塘江、大运河、西湖、西溪湿地……水是杭州的灵魂。开幕式上,观众感受着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多元风采与独特韵味。

材料二:杭州市萧山城区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舟)于此,故名“余杭”。杭州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的都城,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3处世界文化遗产。1982年,杭州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三:1974年的德黑兰亚运会,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参加亚运会,获得33枚金牌、46枚银牌、27枚铜牌,总奖牌数排名第二;1978年泰国曼谷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51枚金牌、54枚银牌、46枚铜牌,排名第二;1982年印度新德里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41枚铜牌,首次排名第一;2023 年杭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201枚金牌、111枚银牌、71枚铜牌,排名第一。自第9届亚运会至今,每届亚运会中国始终位列奖牌榜第一,成为妥妥的“亚洲霸主”。可以说,亚运会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发展及强大。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