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序号 |
1-1 |
1-2 |
装置 |
|
|
现象 | 加热较长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解释与结论)
实验1-1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后。
资料: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遇KIO3、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醋酸(化学式为C2H4O2)不变色。
装置 |
序号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 |
实验现象 |
|
KIO3 |
维生素C |
|||
| 2-1 | 0.1 | 0.1 | 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蓝色 |
2-2 | 0.005 | 0.005 | 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 |
2-3 | 0.0025 | 0.0025 | 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渐变为浅蓝色 |
(解释与结论)
实验2-1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相等”或“不相等”)。
甲同学由实验2-3得出结论:醋酸会促进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乙同学认为不严谨,理由是。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
①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 NaOH溶液能与CO2反应但与O2不反应。
【作出猜想】
① 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反应并生成O2。
② 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并生成O2。
③ 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CO2反应并生成O2。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实 验 1 | ||
实 验 2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实 验 3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解释与结论】
三个小组均可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红砖粉末、氧化铜、红砖粉末。
A组: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5mL10%过氧化氢溶液,三次实验分别加入0.5g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试剂 | 二氧化锰 | 红砖粉末 | 氧化铜 |
t/s | 10 | 60 | 20 |
由此可出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疑问,认为还应补充对比实验,操作为{#blank#}1{#/blank#},得到实验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很少量气体。
更正结论:红砖粉末{#blank#}2{#/blank#}(填“有”或“无”)催化作用,三者中{#blank#}3{#/blank#}催化效率最高。
B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记录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记录时间t2。
得到实验结果:t1{#blank#}4{#/blank#}t2(填“>”或“=”或“<”)。
结论: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并补充实验{#blank#}5{#/blank#},记录时间t3 , 且t1<t3<t2。
更正结论为:当{#blank#}6{#/blank#}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组:探究{#blank#}7{#/blank#}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浴和50℃热水浴记录时间t4、t5 , 且t4>t5 .
结论:当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相同时,{#blank#}8{#/blank#}。
综上所述:探究发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blank#}9{#/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