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 , 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欧阳修《诲学说》)

注:①[害]妨害;妨碍。②[迁]变化。③[念]思考。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意与日去”中“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伪存真 B、大势已 C、拂袖而 D、翻来覆
(2)、“玉不琢,不成器”与“人不学,不知道”句式相同,其中“成器”可以理解为“成为器皿”,根据句式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知道”的意思是
(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没有内心的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环境的安宁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理解: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想实现抱负,恬淡、安宁不可缺少。 B、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翻译:即使不把玉磨制成器物,但也不妨碍它是玉。 理解:玉有固定不变的特性,不会因为外在形式的改变而受到损伤。
(4)、阅读两篇文章,请你说说学习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弇弇者,即而视之,则二乌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足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掏 , 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呜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毂 , 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选自清·戴名世《鸟说》,有删改)

【注释】①弇弇(guān):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②掬:捧。③鷇(kòu):初生的小鸟。④奚:为什么。⑤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那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