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三章》)

【乙】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

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 , 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疾其劳;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失此者危矣!”

吴王忿然作色,不说。

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遂不复见。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晏子:名婴,春秋末期齐国名相。②施:施恩惠,此指赏赐。诛:指刑罚。③进:进用,任用。④屏(bǐng):排除,消除。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非不深也 委而亲戚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用兵为众屏/然后知生于忧而死于安乐也 B、不复见/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C、吴王忿然作色,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 D、故民不其劳/不以
(4)、请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晏子曰寡君之事毕矣婴无斧锧之罪请辞而行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这两个“道”的含义一样吗?请结合【乙】文说说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秦王怫然怒                       ②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③秦王色                           ④长跪而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