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生物高考一诊试卷(理)

某研究小组从黄色短杆菌(能合成 L-亮氨酸)中筛选 L-亮氨酸缺陷型(不能合成 L-

亮氨酸)突变菌株,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图中将试管中的菌液进行振荡培养的目的是.
(2)、过程①的接种方法是_. 过程②接种时,先将灭菌后的金丝绒与培养皿 A 中的菌落接触一次,然后像盖印章一样将菌种连续接种到培养皿 B和 C的培养基表面,这种接种方法便于将来比较 B、C培养皿中菌落的差异,原因是_.
(3)、培养皿 A、B、C中的培养基都要使用固体培养基,原因是_. 若培养皿 B的培养基中含有 L-亮氨酸,培养皿 C的培养基中不含 L-亮氨酸,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生长情况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应该从培养皿_ (填“B”或“C”)中选取目的菌落,确定目的菌落位置的依据是_.
举一反三

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其他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blank#}1{#/blank#}  . 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blank#}2{#/blank#} (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blank#}3{#/blank#} ℃.

(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暗反应利用的物质是{#blank#}4{#/blank#} .假如上述实验是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A点会向{#blank#}5{#/blank#} (左或右)移动.

(3)图中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用机物{#blank#}6{#/blank#}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将温度从20℃升高到25℃,C3的合成速率将{#blank#}7{#/blan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某同学用菊花的嫩枝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对菊花来说,一般选取{#blank#}8{#/blank#} 的侧枝来进行组织培养.不同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进行菊花组织培养一般将温度控制在{#blank#}9{#/blank#} ℃,并且每天12h光照,光照的原因是{#blank#}10{#/blank#} 

(5)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MS培养基和微生物培养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blank#}11{#/blank#} .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blank#}12{#/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