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从山林到廊庙——梁山泊的礼治之道
李庆西
《三国演义》写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即封五虎大将。谁知尽管五虎居首,关羽还是觉得跌份了。像这样愤愤不平地计较地位,未见于梁山好汉中间。晁盖一干人上山后,林冲火并王伦,梁山头领重新排定座次,林冲请晁盖、吴用、公孙胜坐了前三位,还要再让刘唐,在晁盖等劝说下才坐了第四位。此后每有好汉上山入伙,都会重新排定座次,却从未因为摆不平而产生龃龉,更未有谁像关羽那样发飙。唯独有过争议的一回,是宋江要将头把交椅让于卢俊义,结果被众人劝住。
显然,《水浒传》是着意营造梁山众人和衷共济、互相谦让的气氛。直至第七十一回,受石碣天书,原来各人位次都是天数,故而有谓:“天地之意,物理定数,谁敢违拗?”小说家借故上苍早已分定,完全摒除了梁山内部争位夺利的可能性。其实各人性情相异,抱负亦自有别,彼此竟从未有过嫌隙和抵牾,这也显出施耐庵之用心。
还有一点很特别,梁山一百零八人不曾有谁背叛山寨。《三国演义》以蜀汉寄托恢复汉室之大义,也算是一种政治理想,所以蜀汉阵营少有内讧,亦少有投敌者。不过,也有糜芳等数者投魏,诸葛亮死后还有魏延之叛。《水浒传》则是写了一支更纯粹的队伍,梁山泊是天意安排的大聚义,故团体内部不讲个人利益,标举“各无异心,生死相托”,乃将一百零八人抟捏成不可离间的整体,可见施耐庵心中自有某种理想主义构图。
梁山泊能够凝聚众多好汉,自然有一种力量,以宋江人格为标志的江湖道义是一个基本因素。然而,当松散的隐秘状态的江湖社会变身为公然割据一方的军政实体,并且有了“替天行道”的责任与使命,单纯的行侠仗义的江湖伦理已难以统辖人心。
梁山泊的存在已然放大了正义与公平的诉求,故而《水浒传》将熟人圈内的江湖人情变成了兄弟之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话出自《论语·颜渊》。小说是暗用儒门故事,这看似不留痕迹的修辞大有深意,内中潜台词不啻是说光靠鲁智深这样的独行侠解决不了问题,革弊除奸从根本上说是要建立礼治之道,需要一种更有涵容的政治情怀。《水浒传》竭力以兄弟之谊建构梁山泊内部关系,自然是要打造一个可以作为礼治标本的儒家理想国。
(选自《读书》2019 年 02 期,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