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牛王方跑进去,喘嘘嘘的,正告诉罗刹女与孙行者夺扇子赌斗之事,闻报,心中大怒。就口中吐出扇子,递与罗刹女。罗刹女接扇在手,满眼垂泪道:“大王!把这扇子送与那猢狲,教他退兵去吧。”牛王道:“夫人啊,物虽小而恨则深。你且坐着,等我再和他比并去来。”

(1)、“赌斗之事”指的是赌什么?结果如何?
(2)、“物虽小而恨则深”,他们与孙悟空有什么恨?
举一反三
为筹备该活动,同学们制作了《山海经》展板,以下是展板的文字材料。

◎材料一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

华为好像把整部《山海经》的神兽都注册下来了。朱雀、腾蛇、青牛、青玄、当康、玄机、白虎、灵豸、饕餮……

把中国古代的传说化为现实的奇迹,把幻想中的神兽和最先进的科技结合;让中国古典文化在一连串的字符中焕发生机,让中国人亲眼见证古代传说中的奇迹……这大概就是理工人的终极浪漫了吧?

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他们把自己所有的情怀都放在了人类进步上。虽然普通人无法理解他们所为之事,但是从他们的取名上,就能看出他们内心深处燃烧的理想。

(《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

神话里的生命:代表征服自然的渴望

随着文明的发展,先民们对自然的态度发生改变,从敬畏到抗争,人们渴望有出类拔萃的英雄来拯救世界。于是,《山海经》中的故事,有了另一种生命力。比如可以射下太阳的羿。当时还没有发生“十日居上”的事情,天帝帝俊却赠给了羿一把弓箭,希望羿可以用它解救“下地之百艰”。如同是一种暗示,十日升空,给大地带来“百艰”,于是在后世的神话中,有了“羿射九日”的故事。

神话:人们对于内心的探索和警醒。

夔曾贡献出自己的皮,成为黄帝的鼓,用其响声威慑天下。然而,没有谁生来就是勇者,可以牺牲自己,换来一方安宁。九天玄女化身为燕子,来劝夔牺牲自己,成为一张鼓皮的时候,夔也充满犹豫。但“躺平”不是生命的终点,懦弱苟且的背后,是内心的虚无。夔在知道自己声音的力量后,选择牺牲自己,让自己的皮成为战鼓,协助黄帝,打败了蚩尤。

这是它为自己寻找到的一条有意义的人生之路。诚然,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但懂得不虚度,便是内心的一场觉醒。

(公众号“耳朵里的博物馆”)

◎材料四

学术研究认为,古人创作《山海经》的想象过程主要源自于当时中国的土著信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及草木石骨等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内容通过古人的想象和组合,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彩、奇异、灵异的世界。具体来说《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大量幻想生物,如龙、凤、麒麟、狮、虎、牛头马身等,多半是由多种真实动物形态的特征组合而成,或者是在某些具体事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虚构加工。例如《山海经》中记载的“千里眼,顺风耳”,据信是根据人们对鸟类和兽类视听能力想象而创作的。而“蚩尤”“夸父”“大禹”等神话传说人物,则是源于古人对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的崇拜和想象。

(纪录片《上古奇书<山海经>,究竟有多神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