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1.1-3.4)
组别 | 甲 | 乙 | 丙 |
实验处理 |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0℃环境里 |
实验结果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
加入物质 | 淀粉溶液/毫升 | 4 | 4 | 4 | 4 |
蒸馏水/毫升 | 2 | 0 | 0 | 0 | |
唾液稀释液/毫升 | 0 | 2 | 2 | 2 | |
保存温度/℃ | 37 | 37 | 100 | 0 | |
保存时间/分 | 10 | 10 | 10 | 10 | |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幼苗得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的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种植深度 | 6cm | 11cm | 18cm | 25cm |
出土幼苗数量 | 29棵 | 30棵 | 26棵 | 20棵 |
未出土幼苗生长情况 | 1棵种子未萌发 | /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
幼苗叶子大小 | 较大 | 较小 | 只有痕迹 | 只有痕迹 |
组别 | 雄性大鼠(只) | 体重增长数(g) | 精子畸形率(%) |
对照组 | 8 | 86.32±14.08 | 38.5 |
辐射组 | 8 | 31.35±11.48 | 99.3 |
组别 | 翅身长度(cm) | 翅尾长度(cm) | 下落的时间 |
① | 4 | 4 | T1 |
② | 4 | 5 | T2 |
③ | 5 | 4 | T3 |
表2: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数据记录表
实验编号 | 温度/"C | 时间 | 溶液浓度 | 氢气体积/mI |
① | 15 | 60 | 22.2 | |
② | 15 | 60 | 33.1 | |
③ | 30 | 60 | 26.0 | |
④ | 30 | 60 |
(1)本实验通过比较{#blank#}1{#/blank#}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V的值可能是{#blank#}2{#/blank#}
A.20.1 B.25.3 C.28.2 D.36.9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气体的速度将如何改变?并说出你的理由。{#blank#}3{#/blank#}
(4)水电解的产物为氢气和氧气。小组其他同学认为完成本实验也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而小科极力反对,请说出他反对测氧气体积的一条理由{#blank#}4{#/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