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学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紫藤萝瀑布(节选)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②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④“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⑤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⑥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时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令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⑧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⑩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选文①至⑤段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的角度,由,(描写顺序)写出了花的

(2)、请说说选文第⑤段中划线词的含义。

(3)、请简要赏析选文划线句的妙处

(4)、选文第7段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5)、作者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一谈。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书祸

    ①我酷爱读书,读书总给我带来巨大享受,尤其是乘车的时候。

    ②不过我也曾因为乘车读书而“闯祸”,并且不止一次。

③十多年前的一个礼拜天,我爸爸约了几位客人共进晚餐,打发我去北京的西单菜市场买两条鱼和半只火腿。我当时正在读十夫卡的《城堡》,那是一本需把自己囚于其中方能读出所以然的书从西单莱市场回家的电车上,我己在《城堡》深处。只听售票员吆喝:“北太平庄!”脚先于我的意识迈出车门.而脑子里仍是《城堡》的

种种迷津。

④我木木呆呆走到家,爸爸开门便问:“东西呢?”我反问:“什么东西?”爸爸眼睛瞪圆了:“咦,等你买的鱼和火腿呀!”我麟间张口结舌东西全忘在电车上了。我爸爸一副揍也揍不得、骂也骂不出的样子,他几乎捶胸顿足:“你让客人吃什么!”他顶好客又顶怕亏待客人我赶忙认错:“我读书读糊涂了。要不.我再跑一趟?”当然是来不及再跑一趟的,那时菜市场一旦来了鲜鱼,排队至少也要个把钟头。

    ⑤刚到美国读书时,一次有位朋友得了感冒,我临时代替她去打一天工照顾一个两岁的小女孩,给她喂饭、换尿布、放卡通片给她看,她累了就哄她睡觉,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小时5美元。

⑥当时我正在恋爱,这天晚上要和男友(现在是我丈夫)一起去他家,和他的父母共度圣诞前夜。男友的父母有个习惯:一年只在圣诞前夜喝一瓶轩尼诗酒,而这瓶酒总是由他们的儿子当作礼物送给他们,这已经成了他们家庭的传统。我知道这瓶酒对男友的重要性,决定下班后就替他去买来。

    ⑦结束了八小时换尿布、喂饭和放卡通片的工作,拿到40美元现金,我赶去买了酒并请店员给它做了最豪华的节日包装。天擦黑时,我已拿着酒挤在下班人群里走进了地铁。一找到光线较好的位置,我马上打开随身带的《百年孤独》。忘情细读起来,等回过神才发现已足足坐过了两站。等下了车,我感到手中空空、步伐飘飘,若有所失,直到走到男友家门口.才猛然省悟到那瓶酒已经被我忘记在了地铁上!无奈只有再买一瓶。从那以后,我每次因乘车读书而“闯祸”,我丈夫总要提起那两瓶轩尼诗。

    ⑧当然并非每次“闯祸”的损失都那么大,一次在华盛顿开往纽约的火车上,我读完了《洛丽塔》,一时间泪流满面,咬咽不止,一车厢的人都旁观我的抽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轻女士戳戳她的男友,问他可知缘由,那男友耸耸肩,眼珠翻上去望望上苍.表示只有天晓得。那次损失最小,我只把夹在书里的一张从加拿大买的,具有纪念意味的牛皮书签弄丢了。

⑨回家告诉丈夫,他对我苦笑;“唉.你丢这丢那,不是乘错车,就是下错站,怎么就从来没丢过书呢?”这倒是真的,我还从没丢过书,哪怕是丢了夹在书里的书签,书照旧紧紧捧在手中,跟着我一路回家。

阅读《34个鸡蛋》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②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③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④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象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⑤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剩下的那两公里路,他一直在跟我说李暖暖,恭敬地一口一个小李老师。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镇,来到了李暖暖教书的学校。

    ⑥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⑦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⑧“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⑨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⑩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⑪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⑫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

    ⑬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⑭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⑮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的,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⑯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竞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宁波市公共图书馆借阅卡服务规则

    (一)适用范围

    宁波市公共图书馆借阅卡适用于宁波市公共图书馆联盟馆、分馆、一卡通流动图书馆、宁波网络图书馆、街区自助图书馆。

    宁波市公共图书馆联盟目前共拥有中文纸质图书400万余册,年订阅纸质期刊1万余册,年订阅电子期刊1万余种,电子图书100万余种。读者可持证在上述图书馆阅览、外借图书,所借图书通借通还。

    (二)办卡

    首次办卡免工本费。押金100元,一次可借图书10册,借期30天,续借30天。

    ①人工办理。在开放时间,读者持有效证件可在市图书馆服务台免费办理。

    ②自助办理。读者持第二代身份证可在设立街区自助图书馆的网点免费办理。

    (三)补卡

    借阅卡如有损坏或遗失,带有效证件可在市图书馆服务台补办,每个借阅卡收取10元工本费。

    (四)退卡

    读者退卡需到市图书馆服务台办理。退卡须凭本人有效证件、押金收据及借阅卡;如押金收据或借阅卡丢失,需带有效证件及复印件;如代为退卡,还须加上代办人有效证件。退还借阅卡前须归还所借书刊,并结清相关费用,押金退还后市图书馆收回原借阅卡。

    (五)换卡旧卡换新卡,读者需持本人有效证件到市图书馆服务台办理。

    (六)其它事项

    ①借阅卡一旦丢失,须及时挂失,挂失前所产生的损失由借阅卡所有者承担,挂失后发现有冒用情况,工作人员有权收回。

    ②每个身份证号只能办一张借阅卡。

    ③为加快图书流通,读者需在借阅期内归还书刊,超期每天每册需交纳超期费0.1元。

    ④图书馆书刊属国有资产,读者应自觉爱护。读者借到书籍请仔细检查,发现缺页、污损等情况应及时与管理人员联系,以明责任。如读者发生图书遗失、撕页、污损等情况,应按章赔偿。

    ⑤赔偿标准。普通图书赔偿标准:出版年份距遗失日期1年内,原价赔偿;1年以上,5年以内,2倍赔偿;5年以上,10年以内,3倍赔偿;10年以上,15年以内,5倍赔偿;15年以上,20年以内,10倍赔偿;20年以上,20倍赔偿。普通图书污损赔偿标准,由各馆按污损程度参照遗失标准酌情确定。

办证指南

    办证地点:宁波市图书馆一楼大厅

    办证时间:星期一13:00-20:30  星期二至五08:00-20:30  星期六、星期日09:00-17: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车里的故事

朱敏江

    ①一家人驱车至农家乐游玩,儿子远远看见立于大厅的风车,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箭一般地冲过去围着它转来转去。大饱眼福之后,他伸出右手握住把手,兴奋地摇动风叶,还不停地招呼我们一起来玩。

    ②都说云是风的故事,山是水的故事,而风车就是我的故事。时光可以冲淡我对童年的记忆,却无法带走我对风车的感怀,因为我始终将风车藏在左心房最柔软之处。

    ③风车对于儿子意味着好玩,而之于我则是无尽的情思。家乡的风车是由木头制成,造型优美。顶上是一个方形的漏斗,车身有一根竹片与漏斗尾部相连,用来控制进量。抽屉形的出口呈四十五度角斜伸于外,稻谷就从此处流出。风车口呈斗状,圆形的后半部中容纳着一片片风车叶,摇动近似“Z”字形的把手,风车就会飞快地转动。

    ④小时候,当我们想要伸手触碰风车时,大人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小孩子不能转风车,会肚子疼的。”因此一般的小孩都不敢轻易转动风车。但总有一些淘气哥偏不信邪,会勇敢地去转动风车,而我则悄悄地躲在旁边观察。只见他们起劲地摇动把手,而且越摇越快,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但捂住肚子蹲在地上的情景却始终没有出现,让人少了幸灾乐祸的机会。

    ⑤稍大一些,便有了和风车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年农忙时节,从田里收割来的稻谷中有一些犹谷,还夹杂着稻草丝,这时就轮到风车隆重登场了。

    ⑥摇风车是父亲的专属。等到风车顶的漏斗装满稻谷,父亲就开始摇动把手转动风车,瞬间就有一股风从风车口冲出。他瞅准时机,轻轻将连着闸门的竹片下移一到两格。漏斗中的稻谷慢慢掉入风车肚,饱满的谷粒坚强地经受住风力的吹动,从抽屉形出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掉入箩筐。那些秕谷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纷纷从风车口腾跃而出,划过一道漂亮的抛物线后,落于地面之上。而那些体重较轻的稻草丝则如皮影中的孙悟空,在空中闪转腾挪,翻越几个跟之后,才心有不甘地路落地面。

    ⑦渐渐地,父亲身前的谷粒越积越多,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锥形。他不时伸出左手轻轻将锥顶推翻,并用手转几圈,谷堆上留下几道圆形的波痕,而流出的谷粒随即又将波痕淹没。

    ⑧漏斗中的稻谷从中间往下漏,留下一个旋涡状的浅坑。当稻谷慢慢浅下去的时候,我马上用畚斗到谷堆盛取稻谷,抱到风车边。母亲则接过我手中的春斗,双手擎起举到风车顶,一粒粒金子般的稻子就纷纷从畚斗跃入漏斗中。

    ⑨当稻谷快要漫过箩筐面时,父亲就停下手招呼母亲一起将箩筐抬走。这时,我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小心翼翼地转动起风车,不过,转了几圈好像肚子也没有疼的迹象。这时父亲拿着空箩筐回来了,我马上停下来,他则伸出大手抚摩着我的脑袋,露出慈祥的笑容。

    ⑩风车扇麦子的情景就更美妙了!大力转动风车,麦壳仿佛一个个精灵女孩,迈着轻盈的舞步,纷纷从风车口飞跃而出,又如满天飞起的玉蝶,扭动婀娜的身姿,慢慢飘落地面。邻家的小妹妹看见了,拍着手大声欢呼:“下雪啦!下雪啦!”是啊!远远望去,风车口处仿佛雪花飞舞,正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⑪无论多么美妙的东西,都难抵挡时代变迁的消磨。随着水稻产量大幅增长,人们不再为粮食而发愁,风车少了用武之地。一批批外出谋生的人,带上了曾经和风车一起劳作的勤劳品质,告别了土地,也告别了风车。

    ⑫风车虽已远离,但我从不曾忘却和风车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每当大雪纷飞之时,麦壳从风车口飘然而出仿佛雪花飞舞的景象,恍如就在眼前。

    ⑬伫立于高大的风车前,望着阳光下那拉长的光影,儿时伴随父母左右一起劳作的情景不断跃入脑海,浮于眼前。我想,过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