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①,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节选自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注】①欧阳公:欧阳修;韩、富:韩琦、富弼;三人与范仲淹皆北宋名臣。②忧:指父母之丧。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至 用 为 将 擢 为 执 政 考 其 平 生 所 为 无 出 此 书 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3)、选出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一文多用四字句,音韵协调,整齐流畅,读起来富有韵律美。 B、《岳阳楼记》末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内心无限的孤独怅惘之情。 C、苏轼科举及第后,才认识欧阳修等宋代三大名臣。 D、苏轼认为,范仲淹的功德和文章是不需要靠外力来宣扬的,自己答应为其文章作序,是因为他自小敬仰范公。
(4)、在甲文中,“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请你加以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 , 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注】①殣(jìn):饿死。②钱塘:地名,今杭州。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④罹(lí):遭受。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