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每次拉开橡胶球相同的角度,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值 |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
单层 |
79 |
78 |
82 |
80 |
73 |
84 |
84 |
82 |
81 |
82 |
80 |
双层 |
20 |
23 |
24 |
24 |
24 |
25 |
22 |
22 |
21 |
25 |
23 |
受到橡胶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实验序号 | 铁块质量m/g | 铁块距桌面高度H/cm | 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h/cm |
① | 20 | 20 | 1 |
② | 20 | 30 | 2.9 |
③ | 20 | 40 | 3.8 |
④ | 30 | 20 | 2.9 |
⑤ | 40 | 20 | 4.1 |
实验1:探究H2O2溶液浓度、温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在一定温度下,向相同质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粉末,测量收集150mLO2所需的时间。
为了达到实验1的目的,需要补全实验方案。若a与b不相等,则a={#blank#}1{#/blank#}。
实验序号 |
H2O2溶液的浓度% |
温度/℃ |
时间/s |
Ⅰ |
30 |
20 |
待测 |
Ⅱ |
15 |
30 |
待测 |
Ⅲ |
a |
b |
待测 |
【实验结论】实验发现H2O2分解速率与H2O2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
实验2: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发现问题】小科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建立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
实验一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木条不复燃 |
实验二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木条复燃 |
【结论】实验一: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实验二:{#blank#}2{#/blank#} 。
【讨论与反思】小敏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Ⅰ:准确称量水泥块质量。
实验步骤Ⅱ:完成实验二。
实验步骤Ⅲ: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实验步骤Ⅳ: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科的猜想,小敏的补充实验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目的是探究{#blank#}3{#/blank#}。
材料种类 | 聚酯棉 | 软木 | 泡沫 |
玻璃杯发声大小 | 最小 | 最大 | 较大 |
? | 最强 | 最弱 | 较弱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