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3)、小红按右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4)、【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 , 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5)、【分析讨论】请同学们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其守恒的本质原因是

举一反三

拉瓦锡被称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严谨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Ⅰ.空气的组成

【回顾历史】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利用图1装置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选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B. 汞蒸气与氧气反应能将密闭容器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实验问题】

(2)实验室常用按图2所示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改进】如图3所示装置测定空气氧气的含量:

在一个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少量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

(3)活塞在整个实验中的运动状况是________。

Ⅱ.水的组成

为证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组成的,1785年,拉瓦锡在高温的条件下,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得到“易燃空气”,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且内壁有黑色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Ⅲ.质量守恒定律

拉瓦锡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三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5)A实验中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6)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均未发生改变;

(7)B实验:乙组同学反应前调节天平平衡,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天平不平衡,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