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重庆市2020届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暨升学高中招生考试预测试卷(二)

以下是中学生刘明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些信息及他对信息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①2019年12月4日,重庆忠县在忠州广场举行了“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参会人员向宪法宣誓,并集中观看了宪法宣传短片——该县通过宣传宪法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②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市对特困、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无偿提供日常防护用品——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劳动权

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突出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纪法监督保障——监察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举一反三
2018年的“两会”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了力量。无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还是看似平常的小变化,都印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材料一:3月5日—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选举和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材料二:在今年“两会”会场及代表团驻地,矿泉水瓶的一个小小改变,频频刷屏:水瓶上多了一个绿色标签,印有中英文的“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这款标签,既可以用笔写上名字,也可以用指甲轻轻一划,留下标记。

材料三:3月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左手扶按宪法,右手举拳,郑重宣誓,对党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这是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团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

材料四: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了宪法序言部分。早在2017年2月10日,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这一智慧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世界大国、天下一家”的情怀,展现了融化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蕴含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