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材料一
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催生了一种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学习者在注册后登录自己的学习账号就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学习不再是按照课程的时间安排表按部就班,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相对自由。由于教学形式主要是视频教学,所以学习者可以自主控制学习状态。对于稍复杂需要做笔记的地方可以暂停下来理解或是做笔记,对于没听懂的部分可以选择重听。对自己要求较高但又没有机会深造的那一部分学习者,可以通过某些学校的精品课程,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这为大部分想要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网络授课,。一个老师可以教授的学生就不再受数量的限制,老师可以将自己录制的课程放在网络上。没有各种各样的教材资料费,学习成本得到了大大的降低。
然而在线教育情境下,老师和学生不再有面对面的交流,自然也就没有情感的交流。运用了互联网技术后的教育,老师的任务就只制下了传授知识或提供一些新的学习方法给学生。传统的学习需要学生大量的实地考察调研,或是随时动手做实验,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互联网教育虽然便捷,但是也让学生变得懒散,学生们不再有兴致去做实验,经验结论只需要“百度一下”。
(摘编自《“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些年在线教育的繁荣发展,并不是因为疫情而来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它们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旧存在。这其中有基础设施的问题,也有思维惯性的存在。这一次大规模的“强制”线上学习,或许也可以让很多师生意识到,线上学习不是那么为难。在线教育的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然,一种担忧的声音也一直存在。空中课堂和双师课堂的存在,本地的主讲老师让位名师,沦为了“教辅人员”,是否会剥夺当地教师自我实践而带来的提升空间?是否会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当在线教育这些优势资源倾斜于欠发达地区的同时,也是在对当地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一种无形的“倒逼”。学生和家长接触过什么是“好老师”,自然就会不堪忍受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当地的管理者自我反思和进步。
(摘编自《“空中课堂”今后会常态化吗?》
材料四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不断促使其进行换代升级。当“互联网+”遇到教育的时候,互联网对教育变革的作用也体现得很明显。传统的教育模式基本就是学生坐在教室里。老师在讲台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授课。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正与各个行业进行全新的融合,激活各个行业内在的发展潜能。在与教育的融合当中,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这种一加一的力量会远大于二。因为,新形态的互联网是在创新2.0(注: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下发展出来的,创新会让这个叠加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当传统的教育遇到创新2.0时,教育将被倒逼着去变革,变革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汲取最新的教学知识,学习使用新的教学工具,让信息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要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爱好。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有更多资源投入到教育中,互联网教育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家对此缺乏相关的监管措施,导致了很多教育资源的浪费。政府教育部门应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监管,对互联网教育公司开发的教育资源等教育内容进行规范,保证进行在线教育的教师必须拥有相关的教育资质,拥有良好素养的教师,提高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准入机制,建立课程价格规范标准。
“五联网+教育”模式中,互联网并没有真正与教育融为一体。未来“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传统教育模式将重构,并与互联网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到时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就是“人与手脚”的关系,二者密切融合,真正合为一体。“互联网x教育”模式将更加关注“人物互动、虚拟教学社区”等互动性的教学体验,使教学过程智能化、舒适化。
(摘编自《“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