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淀粉溶液加稀硫酸微热后的水解液加入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 | 未出现银镜 | 淀粉尚未水解 |
B | 硝酸银溶液中加足量NaCl溶液,再加KI溶液 |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C | 2mL 2% CuSO4中加4~6滴2%NaOH,振荡后加入0.5mL X溶液,加热煮沸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X不含有醛基 |
D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 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氢气多 | HA是强酸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 HClO酸性比H2SO4强 |
B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
C | SiO2可以和碱溶液及酸溶液反应 | 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退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 , 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具有还原性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D | 铁与稀硝酸反应有气泡产生 | 铁与稀硝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A |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钠块 | 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
C | 在含有酚酞的水中加入一小块钠 | 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溶液变红 |
D | 在空气中久置的铝条放入稀硫酸溶液中 | 立刻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铝条逐渐变细,铝条逐渐发热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硝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有大量气泡产生 | 酸性:碳酸>硝酸 |
B | 向1mL 某溶液中,滴入2mL 0.1mol•L﹣1 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某溶液中含NH4+ |
C | 取5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加5滴0.1mol•L﹣1KI溶液,振荡,再加入5mL CCl4 , 振荡,静置,取上层液体,向取出来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 | KI和FeCl3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
D | 加热使冰化成液态水 | 分子内H﹣O键发生断裂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