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项 | 气体 | 试剂 | 现象 | 结论 |
① | SO2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溶液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② | NH3 | 滴有紫色石蕊的盐酸 | 溶液变蓝 | 氨水显碱性 |
③ | CO2 | 氯化钡溶液 | 溶液变浑浊 | 碳酸钡难溶于水 |
④ | Cl2 | 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
实验目的 | 试剂 | 试管中的物质 | |
A | 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 饱和溴水 | ①苯②苯酚溶液 |
B | 甲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 酸性KMnO4溶液 | ①苯②甲苯 |
C | 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 | Br2的CCl2溶液 | ①苯②乙烯 |
D |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 石蕊溶液 | ①苯酚溶液②碳酸溶液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已打磨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分别加入2mol·L-1盐酸2mL ,发现镁条反应较剧烈 | 金属性:镁强于铝 |
B | 滴有少量水的小木板上放上小烧杯,加入20gBa(OH)2·8H2O和10gNH4Cl,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并触摸烧杯外壁下部,发现很冷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 浸透石蜡的矿渣棉用喷灯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 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乙烯、丙烯等烯烃 |
D | 向5mL0.1mol·L-1 FeCl3溶液中滴入0.1mol·L-1KI溶液5~6滴,加2mLCCl4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 Fe3+与I-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