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MnO2的质量/g | 0.1 | 0.2 | 0.4 |
40s末O2体积/mL | 49 | 61 | 86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试管 | Ⅰ | Ⅱ | Ⅲ |
滴加试剂 | 5滴0.1mol•L﹣1FeCl3 | 5滴0.1mol•L﹣1 CuCl2 | 5滴0.3mol•L﹣1 NaCl |
产生气 泡情况 | 较快产生细小气泡 | 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 无气泡产生 |
结论是,实验Ⅲ的目的是.
步骤1:分别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1和试管2中装入3.0mL5%的H2O2溶液.
步骤2:再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
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1放入盛有温度恒定为5℃冷水的烧杯中,试管2放入盛有温度恒定为40℃热水的烧杯中,同时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不同时刻(min)气体的总体积(mL),数据如下: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试管1 | 17.5 | 34.9 | 50.1 | 60.3 | 70.4 | 80.2 | 84.9 | 85.2 | 85.4 |
试管2 | 21.7 | 41.2 | 57.5 | 70.8 | 81.3 | 84.9 | 85.3 | 85.4 | 85.4 |
序号 | 反应温度/℃ | C(H2O2)/mol﹣L | V(H2O2)/mL | M(MnO2)/g | t/min |
1 | 20 | 2 | 10 | 0 | t1 |
2 | 20 | 2 | 10 | 0.1 | t2 |
3 | 20 | 4 | 10 | 0.1 | t3 |
4 | 40 | 2 | 10 | 0.1 | t4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证明 Cl 的非金属性比 C 强 | 将盐酸滴入放有大理石的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B | 分离乙醇和乙酸 | 将混合物放在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分液 |
C | 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将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放入稀硫酸和浓硫酸中 |
D | 证明 KCl 中存在离子键 | 熔融状态的 KCl 是否导电 |
甲同学用8.00mL0.001 mol•L-1 KMnO4 溶液与 5.00mL 0.01 mol•L-1 H2C2O4 溶液反应,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序号 | KMnO4/mL | H2C2O4/mL | 10%H2SO4/mL | 温度/℃ | 其他物质 |
1 | 8.00 | 5.00 | 3.00 | 20 | |
2 | 8.00 | 5.00 | 3.00 | 30 | |
3 | 8.00 | 5.00 | 1.00 | 20 | 2.00 mL蒸馏水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