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反应前固体总质量 | 反应后固体总质量 |
13.5g | 8.7g |
【实验探究】甲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①木条不复燃; 步骤②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 步骤③木条复燃。 | 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评价改进】大家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若要确定该实验结论正确,还需证明硫酸铜的{#blank#}1{#/blank#}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继续探究】乙同学补做以下实验,进而确认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中M1:M2={#blank#}2{#/blank#},证明反应前后铜离子没有发生变化:将实验方案中的盟氧化钠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再次实验,证明反应前后硫酸根离子也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延伸】比较硫酸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效果,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条件有{#blank#}3{#/blank#}(填序号)。
A.溶液的起始温度B.催化剂的质量C.溶液的浓度D.反应起始时间
表1
含锌量 | 性能及用途 |
≤35% |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
36%-46% | 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 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
>46% | 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
表2
1 | 2 | 3 | 4 | |
硫酸的质量/g | 40 | 80 | 120 | 160 |
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g | 59.9 | M | 139.8 | 179.8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