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说说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

举一反三
阅读小说,回答问题

作家的父亲

申平

       ⑴作家的父亲不识字,他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农民。

       ⑵但是他的儿子不但识字,而且还能“码字”,他能写小说,也能写散文、诗歌。

       ⑶作家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了。当作家第一次把那叫作“文章”的东西拿给父亲看时,父亲不由得张大了嘴巴。他瞪大了一双牛眼,把儿子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再从脚到头看了一遍,从此便对儿子分外客气起来。

       ⑷原先,他动辄对儿子施以打骂,逼迫他去上山割草,下地干活,但自从儿子拿出了“文章”——准确地说,是发表在报屁股上的一篇小散文以后,他就再也不曾骂过他一句,戳过他一指头了。由于本该是作家干的活全部都分摊到了其他兄妹的头上,兄妹们便每每向父亲提出强烈抗议,但每次都遭到父亲的呵斥:他是文曲星下凡,你们呢?

       ⑸也许正是由于父亲给的这种优惠政策,使得作家的写作劲头更足了。于是他的文章便不断发表,当然也就越写越长。终于,作家大学毕业后先进了报社,后去了文联,他成了一位名副其实小有影响的作家了。

       ⑹作家成名以后,理所当然住到了大城市里,而父母则随着兄妹住进了小城市里。作家有时间就回去看看,带回去几本他写的书。父亲很想知道儿子书里都写了些什么,就想叫儿子给他念一念。但是儿子却不肯——也许是由于谦虚,也许是出于羞涩,或许是由于他应酬太多,反正他一次也没有给父亲念过。父亲没有办法,只好请求孙女和外孙女给他念,老人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⑺后来,作家写的书就不那么容易出版了。特别是他的作品集,想出版只能自费。作家回家几次,都没有带书,父亲的神情便有点怪异。后来,作家就咬着牙开始自费出书了。

       ⑻这一次,作家又带书回去了。他带的不是一两本,而是几百本,他回去是为推销自己的书。然而家乡真是太穷了,作家虽在家乡久负盛名,但他的书卖得并不好。他的书只卖掉了一部分,剩下的就堆在父母的房间里。作家颓然而返。

       ⑼后来有一天,作家再次回乡,他忽然在街头看见了白发苍苍的父亲。父亲正蹲在车站旁和许多老头老太太一起卖瓜籽。与别人不同的是,老人的面前还摆了一摞书,只听见父亲在不停地吆喝:来看一看啊,这有我儿子写的书啊!

       ⑽作家的心颤了一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父亲会以这种方式来替他卖书。

       ⑾也的确有人过去看书,他们翻着书,看着书中作家的照片,赞叹着:哎呀,这是你儿子?真了不起。这时父亲的脸就笑成了一朵花,他说:我儿子是文曲星下凡哩!

       ⑿但是却没有人买书,他们看看书的价格,说:太贵了。就买一碗瓜籽走开。父亲有点失望,但他好像并不在乎,他继续吆喝着,继续听着人家的好话,脸上兀自挂满幸福的笑容。

       ⒀作家在一旁悄悄站了许久,也没见父亲卖出一本书,他的心中充满悲凉。此刻,他真想摇身变成一个大款,走上前说:老人家,你儿子的书,我全要了。

       ⒁如果那样,父亲该是何等的幸福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乎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有一年,我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省三:(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要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我不能没有事。经理,我跟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潘月亭:岂有此理!这个家伙,怎么能跑到这儿来找我求事。(厉声)滚开!

黄省三:可是,经理,——

李石清:起来!起来!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这样麻烦,我就叫人把你打出去。

[黄望望李,又望望潘。

潘月亭:滚,滚,快滚!真岂有此理!

黄省三:好,我起来,我起来,你们不用打我!(慢慢立起来)那么,你们不让我再活下去了!你!(指潘)你!(指李)你们两个说什 么也不叫我再活下去了。(疯狂似地又哭又笑地抽咽起来)哦,我太冤了。 你们好狠的心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 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我告诉你们,我的左肺已经坏了,哦,医生说都烂了!(尖锐的声音,不顾一切地)我跟你说,我是快死的人,我为着我的可怜的孩子,跪着来求你们。叫我还能够跟你们写,写,写,——再给我一碗饭吃。把我这个不值钱的命再换几个十块二毛五。可是你们不答应我!你们不答应我!你们自己要弄钱,你们要裁员,你们一 定要裁我!(更沉痛地)可是你们 要这十块二毛五干什么呀!我不是 白拿你们的钱,我是拿命跟你们换哪!(苦笑)并且我也拿不了你们几个十块二毛五,我就会死的。(愤恨地)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

潘月亭:你这个混蛋,还不跟我滚出去!

黄省三:(哭着)我现在不怕你们啦!我不怕你们啦!(抓着潘经理的衣服)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潘月亭:(很敏捷地对着黄的胸口一拳)什么!(黄立刻倒在地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②八十五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其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争取社会进步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斗争,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一代又一代青年站在时代的前列,不屈不挠奋斗,历尽艰辛求索,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业绩,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青年运动史,是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历史篇章中一部绚丽的青春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乐中一部雄浑的青春乐章。这是中国青年可以引以为自豪的光荣历史,也是激励中国青年在新世纪再创佳绩的巨大动力。

    ④八十五年的历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一部分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青年运动的发展就始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人民的事业取得的全部成就也始终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英勇奋斗分不开。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一道前进。

    ⑤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是要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拓视野;就是要勤奋学习,善于创造,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学习经济科技法律历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就是要锻炼品格,磨砺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善人格品质,努力做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高的领导者;就是要脚踏实地,艰苦奋平,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创业精神,都不涣散奋斗意志,创造无愧于前罩、无愧于后辈的业绩。

(人民日报社论:《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

阅读《拍卖你的生涯》,完成小题

拍卖你的生涯

    我参加过一堂很别致的讲座,讲座名为“拍卖你的生涯”。老师发给每人一张纸,其上打印着一些选项:和家人共度周末、豪宅、巨富、一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真诚、一门精湛的技艺、一个小岛、一座宏大的图书馆、三五个知心朋友、一个勤劳忠诚的仆人、一张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一份价值五十万美元并每年可获得25%纯利收入的股票、名垂青史……

    老师拿起一只小锤子,说:“我手里是一只旧锤子,但今天它有某种权威——暂时充当拍卖锤。我要拍卖的东西,就是在座诸位的生涯。”

    大家听明白了,好奇地跃跃欲试。

    老师说:“我现在象征性地发给每人一千块钱,代表你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我会把这张纸上所列的诸项境况,一一举起,开始拍卖。你们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积蓄,购买这些可能性。一百块钱起拍,欢迎竞价。连喊三次,无人再出高价的时候,锤子就会落下,这项生涯就属于你了。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性,它的意思就是——你竞得了豪宅,但并不等于真的拥有了它。只是说你将穷尽一生的精力,来为自己争取它。把目标当成整个生涯的支撑点,相信只要竭尽全力,就有达成的可能。”

    教室的气氛骚动之后有些凝重 , 这游戏把我们人生的繁杂目的约分并形象化了——拼此一生,你到底要什么?

    老师举起了第一项拍卖品——拥有一个小岛,起价一百元。

    全场寂静,一个小岛,它在哪里?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面积若何?人口多少?有无石油和珊瑚礁?风光怎样?

    疑声鹊起,大家迫切希望获得更详尽的资料:关于那个小岛,关于风土人情……老师一脸肃然,坚定地举着那张卡片,拒绝做更进一步的解说。

    于是,我们明白了。小岛,就是平平凡凡的无名小岛。你愿不愿以一生作注,去赢得这片海洋中的港湾?

    终于,一个平日最爱探险的女生,大声地喊出了竞价:“我出二百!”

    一个男生几乎下意识地报出:“五百!”显然他认为,买下荒凉岛屿这样的事,就该是男子汉的作为。

    那位个子不高却意志坚定的女生志在必得,她涨红着脸,一下子喊出了:“一千!”

    这是天价了!每个人只有一千块钱的储备,也就是说,她已下定以毕生精力赢得这个小岛的决心。别的人,只能望洋兴叹!

    那个男生有些悻悻地,说:“竞价应该一点点攀升,比如你出六百,我喊七百……这样可以给别人一个机会。”

    老师淡然一笑,说:“这只是象征性的拍卖,所以可能不合规矩。大家要记住,生涯如战场,假如你确认了自己的目标,就紧紧锁定它。机遇仿佛一闪而逝的流星!”

    大家明白了竞争的激烈,肃静中有了暗藏的紧迫和敌意。

    拍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时,争抢空前激烈起来。聪明人已发现,所列的选项,有些可以互相替代。有同学小声嘀咕:“有了信用卡,想干什么,还不是探囊取物!”于是信用卡成了最具热度的香饽饽,最后被一女将自重围中斩获。

    其后的诸项拍卖,高潮迭起,有些简直可以说是个人价值取向甚至隐秘心理的大曝光。一位众人眼中极腼腆内向的男同学,取走了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让人刮目相看。一位助人为乐的同学,居然选了勤快忠诚的仆人,让人大跌眼镜。一位爱喝酒的同仁,一锤定音买下了“三五个知心朋友”,让我在想象中狠掴了自己一掌。从前,我劝过他不要喝那么多酒,他笑说:“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我不死心,便再劝,他却一直不改。此刻看到他的选择,我方晓得朋友在他的心秤上竟如此沉重。

    光顾看别人的热闹,差点耽误了自己的选择。同桌悄悄问:“你到底打算买何种生涯?”

    我说:“没拿定主意啊。我想要那座图书馆。”

    同桌说:“傻了不是!我看你不妨要那张价值五十万美元且年年递增25%的股票。要知道这可是一只会下金蛋的火鸡。只要有了钱,什么图书馆置办不出来呢?你要把图书馆换成别的资产,就很困难了。如今信息时代,资料都存储在光盘里,整个大英博物馆也不过是若干张碟的事,图书馆是落后的工业时代的遗物了……”

    他话还没说完,老师举起了新的一张卡片。他见利忘友,立刻抛开我,大喊了一声:“嗨!这个我要定了。一千!”

    我定睛一看,他倾囊而出购买回来的是——一门精湛的技艺。我窃笑道:“你这才是游牧时代的遗物呢!”

    他很认真地说:“我总记着老爸的话,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

    我暗笑:哈!人啊,真是环境的产物。

    想想同桌的话也不无道理,有了足够的钱,当然可以买下图书馆或是任何光碟,但没有这些钱之前就只能干瞪眼。钱在前?还是图书馆在前?两者的顺序便有了原则的不同。我愿自己在两鬓油黑耳聪目明之时,就拥有一座窗明几净汗牛充栋庭院深深斗拱飞檐的图书馆。再说,光碟和图书馆哪能同日而语?我不仅想看到那些古往今来的智慧头脑留下的宝藏,还喜欢那种静谧幽深的空间和气氛,让弥漫在阳光中的纸张味道鼓涨自己的肺……这些,用钱买来的新书和光碟,给得了吗!

    正这样想着,老师举起了“图书馆”,我也学同桌,破釜沉舟地大喊了一声:“一千!”于是,宏大的图书馆就落到了我的手中。那一刻,虽明知是个模拟游戏,心中还是扩散起喜悦的巨大涟漪。

    当老师说:“游戏到此结束!”教室一下静得不可思议,好像刚才闹哄哄的一群人,都吞炭为哑或羽化成仙了。老师接着说:“有一个现象,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有三项生涯,没有人应拍,也就是说未能成交。卖不出去的物品,按规矩是要收回的,但我决定还是把它们留下。也许你们想想之后,还会把它们选作自己的生涯目标。这三项是——名垂青史、和家人共度周末、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真诚。”

    同学大眼瞪小眼,刚才都只专注于购买各自的生涯,不曾注意被遗落冷淡的项目。听老师这样一说,就都默然。

    游戏结束了,不曾结束的是思考。

(作者:毕淑敏选自《养心妙药》,有改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组合阅读

〔片段一〕

在最后一分钟,他骤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枪。等他们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就对准那兵士的后背打一枪,这样朱赫来就可以得救了! 这刹那间的决定立刻止住了他混乱的思潮。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发疼。不是就在昨天朱赫来还对他说过的吗:“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

保尔很快地回头看一看。往镇上去的路上空无一人。前面有一个穿着春季短外套的女人独自走着,她大概不会碍事。在十字路侧面的那一条路,他看不见,只有远处通到火车站的那条路上,才有几个行人。

〔片段二〕

陆军医院的青年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坐在她寝室里的小桌子旁边,翻着她那本厚厚的淡紫色的日记本,里边是她用优美的斜体字所作的记录:

1920年8月 26日

……一个头部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房角落靠窗的病床上。他只有十七岁。人们把一包在他的衣袋里找出的证件和医生诊断书交给了我。他的名字叫作保尔·安德列耶维奇·柯察金。证件有:……还有一张红军团长给他的嘉奖令的摘录,上面写着:“对英勇进行侦察工作的红军战士柯察金予以嘉奖。”此外还有一张似乎是他亲笔写的纸条:

拜托诸位同志,在我战死的时候,请通知我的家属:谢佩托夫卡镇调车场钳工阿尔焦姆·柯察金。

他从八月十九日被炮弹片打伤的时候起,一直处在昏迷状态中。

……

9月 10日

今天我替柯察金写了一封家信。他在信里说他受的是轻伤,很快就可以治好,一定要回家看望他们。实际上他流了很多血,脸跟纸一样白,现在还非常虚弱。

……

9月 21日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坐着轮椅,被推到医院的阳台上。他看见花园和呼吸着户外清新空气的时候,现出了什么样的表情啊! 从他那缠着纱布的脸上只露出一只眼睛。这只眼睛是活泼的、明亮的,它眺望着周围的景致,好像他是初次看到那些东西似的。

〔片段三〕

〔A〕……低飞的灰色的阴云蒙住天空。大雪下得很密。晚上,大风在烟囱边怒吼,在树林里追逐旋卷的雪花,发出凄厉的呼号,使得整个森林不得安宁。

暴风雪猖狂了一夜……

第二天清早,上工的人双脚都陷在很深的雪里,耀眼的太阳挂在树梢上,天空没有半点云彩。

……只有现在,保尔才体验到寒冷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那件旧上衣并不能使他暖和,而那只套鞋也灌进了雪。它好几次掉在深雪里。另一只皮靴也快要掉底了。而且,因为他睡在水泥地上,脖子上已经长了两个大痈疮。托卡列夫把自己的毛巾送给他作围巾。

〔B〕瘦削憔悴、两眼通红的保尔,疯地用一把大木锹铲雪。

〔片段四〕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的光滑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抽出手枪来,大声对自己说:

“谁能想到你会有今天哪?”

枪口轻蔑地对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着说:

“朋友,这是假英雄! 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杀死自己! 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活着有了困难——就自杀。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 你已经尽了一切力量来设法冲出这个铁环吗? 难道你已经忘记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一天作过十七次的冲锋,而终于排除一切困难攻克了那个城市吗? 把手枪藏起来,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过这种念头。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片段五〕

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

“列宁格勒来信了!!!”

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几个字:

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