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上漂(唱)
老汉心并非铁石块,
是留是丢几徘徊……
狗娃(抓住一线希望 , 急唱快板)
我比男娃子更勤快,
能干粗活能挑抬。
下河帮你洗铺盖,
煮饭帮你劈干柴……
你桌上只添一双筷,
我不贪嘴,不挑菜,
学本事,听安排……
爷爷呀——
你收个孝顺的孙女划得来!
水上漂(唱)
可怜可爱,
好灵好乖,
催人滚滚泪!
背着狗娃揩……(返身望天三思)
雁鹅阵阵飞天外,
炊烟袅袅起楼台。
我家香烟今何在?
愧对祠堂祖先牌。
养儿方能续后代
女生外向遭祸灾。
事出无奈,
快快丢开。
狗娃休把老汉怪——
重男轻女自古来!
水上漂心一横,跺脚踢开女孩,跳上小舟,轻篙一撑,船如箭发,开往下游。
狗娃沿着河岸追赶小舟,踏进浅水呼唤爷爷,水漫到膝,波涌到腰……
水上漂回头一看,女孩在水中沉浮!
水上漂    死丫头,不要命了!
老汉嘴上大骂,行动却很果断——投河救人!
艺人不愧外号水上漂,弄潮之术极高,迅速救起女孩。

(1)、剧中提示“抓住一线希望”具体指什么?判断正确的一项(   )

A、水上漂毫不犹豫地要认“狗娃”为孙女。 B、水上漂富于善心,在是否收留狗娃上犹豫不决。 C、狗娃不愿认水上漂为爷爷,想过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 D、水上漂不想收留狗娃,想让她离开他。
(2)、水上漂不想收留狗娃,是因为他认为( )

A、狗娃是个女孩,却女扮男装欺骗了他。 B、狗娃是个女孩,力气弱,不能为他养老。 C、水上漂认为“养儿方能续后代”,狗娃是个女孩,不能为他传宗接代。 D、水上漂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变得冷漠,毫无同情心,无论男孩女孩,他都不想收留。
(3)、对“狗娃”和“水上漂”的性格分析不恰当的是( )

A、狗娃勤劳能干;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 B、狗娃机灵懂事,乖巧可爱;水上漂重男轻女。 C、狗娃知恩图报,水上漂有情有义 D、狗娃不诚实,女扮男装欺骗水上漂;水上漂冷酷无情,对狗娃的苦苦哀求毫不动心。
(4)、作者表达了什么主题?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批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B、狗娃经历曲折,渴望亲情,磨难中不改勤劳能干、感恩图报的优秀品质。 C、水上漂作为民间艺人,遍 尝人间辛苦,但劳动人民的心地善良、重情重义的品质熠熠生辉。 D、写了狗娃落入水中,水上漂奋力相救,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的精神。
(5)、节选部分的人物台词的特点是(  )

A、语言整齐,雍容典雅。 B、幽默诙谐,机智风趣。 C、通俗浅显,富有情味。 D、粗犷豪放,顿挫有力。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完成1—5题。

君子的争与不争

蒋骁飞

①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②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③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追随”。

④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⑤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耻于事二主”,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⑥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恩师”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

⑦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事二主’吗?”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你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

⑧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

现代文阅读。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这图案对于本地油漆名匠的我们家极不相宜,到了我进省美术学院学习后,简直不能容忍这粗劣的艺术造型的存在,并且还堂而皇之作为家徽的图案。

      ②这天我调好一桶荸荠色油漆,决心要将门板油漆一新,再在上面重新勾画出新的家徽,就在我提着刷子构思着家徽图案时,父亲来了。

      ③“你干什么?”父亲语音甚为沉闷。

      ④“干什么,重新画一个好的家徽呗。”我漫不经心地拿起了刷子。

      ⑤“等等,让我跟你讲讲这条鱼的来历。”父亲深深地吸了口气,点着了烟,我多次企求探讨的家徽的秘密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向我敞开了。

      ⑥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⑦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⑧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⑨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⑩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⑪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⑫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⑬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 , 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

      ⑭我放下了油漆刷,久久凝望着这条刀刻的鱼。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______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扛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

    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竹篙一______,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______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______过,想喊,没喊出声。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孩子好像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就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

    孩子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窜上了堤埂。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龙虾

陆怀珍

    ①初夏,龙虾还未长丰满,下身松瘪,食之无肉,虾黄又特别的少,吃起来不带劲。仲夏的龙虾丰满黄多,确实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我吃过油炸龙虾,虾皮光亮,虾肉有一种特有的油炸芳香,但虾黄却无法享受得到。我也吃过十三香龙虾,各种香味满口,喜欢吃的人,双手配合,一边剥一边吃,一盆独吞不厌。我还吃过蒜泥龙虾,味道鲜美,蒜香迷人,蘸着热气腾腾的卤水吃,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四川的辣子炒龙虾,我也吃过,尝一两个不敢再继续,辣气太烈,常常一边吃,一边张嘴哈气,还需茶水减辣救护。吃这些龙虾,我常有三种顾虑:一是整虾下锅,总有不干净之嫌;二是虾头内污秽未去,与虾黄连在一起,享受虾黄还得用手仔细分开;三是虾身脊上一根泥肠未抽,吃时需掐断尾巴,不能断肠,然后慢慢抽取泥肠,丢弃,方可剥皮享受虾肉的精美。

    ③父亲烧制的龙虾,让人全无这些顾虑,且味道独特,令人难忘。

    ④我们喜欢吃龙虾,仲夏至中秋时节,父亲就常常买龙虾,烧龙虾。父亲买龙虾与别人不同。很多人喜欢买个头大的,而父亲喜欢买个头中等,且外壳透亮的。他说,个头小的肉少,个头大的肉老,外壳深褐而且黑的,说明水质不好,煮出来的虾会有土腥味。父亲打理虾的方法也与人不同。他将虾放在盆中,坐于盆前,然后用手摘掉虾头,用剪子的尖头轻轻挑出虾黄,不让头内污秽与虾黄并出,将虾黄放在碗中,再用手掐断虾尾,不掐断泥肠,然后慢慢地抽出泥肠。这样,一只虾的初期打理工作就算完成了。一斤虾,这样打理常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这样打理好后,将虾放入水中,用牙刷一个一个地刷净,然后用剪刀将虾脊剪开,虾的打理工作才算完成。做虾时,父亲从不用十三香,他说那样会改味。他用生姜、蒜泥、葱、晒干的红辣椒、酱油、醋、糖做佐料。烹饪时,将辣椒和生姜放入油锅中炸一小会儿,然后倒入龙虾炒,待龙虾皮红即可。再倒入少量的酱油,滴几滴醋,放一勺糖,加适量的盐,和水而煮。煮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水沸腾后,倒入虾黄,再用微火慢熬,让汁水浸透虾肉。汁水不可耗干,平虾面时放入葱,搅拌,煮一分钟,然后放入蒜泥,搅拌,出锅上盘,这样一盘精美的龙虾就上桌了。

    ⑤龙虾上桌,父亲常催促我们尝尝,看味道如何。当我们赞不绝口时,他就开心地笑起来。父亲常常看着我们,他说年岁大了,牙齿不好。但父亲喜欢自己烹饪的龙虾,我们常用虾卤煮豆腐给他吃,他的饭量大增。

    ⑥父亲的龙虾干净、鲜美、芳香、味透、虾味十足、吃时省事,堪称一绝。凡来过我们家做客,吃过父亲烧制的龙虾的人,都觉得这是最好吃的龙虾。他们对父亲说:“陆爹,开一个龙虾餐馆,就叫‘陆爹龙虾’,一定生意兴隆!”父亲总是连连摆手,笑着说:“哪里哪里。瞎做瞎做。吃着好就行。”

    ⑦又到龙虾上市的季节了,真想再尝尝父亲的龙虾,可是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卖水果的大叔

①很多时候,我是宅一族。因为懒得下楼,我可以忍受饿着肚子一天只吃一顿饭。所以,如果知道学校大门口有一个固定的卖水果的大叔,也是在大学一年级将近结束,“大叔水果”的口碑传起来的时候。

②大叔中年年纪,个头挺高,普通话说得不好,但努力说好的样子让每一个与他讲话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大叔每天都是下午天快黑的时候,脚蹬着小板车过来,在学校门口右方不到百米的树旁停下,下了车揭开后板车的篷布就开始卖水果,从来不吆喝。没人的时候他不说话,站着看水果或者行人,过来人了就给拿方便袋,价钱上没有商量,到最后总会附带送小橘子、小枣子。因为价格卖得划算,不愿再去附近超市,就连学校里边并没有贵很多的水果店也开始少有人问津。

③大叔被打的消息传来,整个宿舍顿时义愤填膺了。人人网上开始了大范围地转发抵制学校水果店的活动,因为学校水果店的父子是“凶手”。他们因为大叔生意的干扰,怒火中烧,所以,父子两人联手傍晚出校门掀了大叔的摊子。听说,大叔的脸也被打伤了。我很久没有出去,听说大叔有几天没来出摊。那些出去想为大叔主持正义的人一连几天都扑了空。一个多星期后,我大半夜地送朋友出门从外面赶回学校,昏黄的灯光下,大叔一个人站着,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离学校远了三四百米。出校门,不仔细找,是看不到大叔水果摊的。

④时间已晚,不马上赶回宿舍就要被记晚归了,可不知道是什么力量的驱使,我还是跑到了大叔摊前,要买香蕉。大叔说:“姑娘,香蕉已经卖完了,要不,你明天出来?”我说:“行。”然后转身跑远了。

⑤我其实很想问问大叔,你好了吗?很想问问大叔,最近生意好吗?很想问问大叔,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生活?

⑥可是,我走近大叔,忽然就觉得没有什么值得问的问题了。每天不变地出现在那里,他已经在回答我:生活,就是这样子,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这个世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