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老师,请您记住我
      ①静静的夜里,一位姑娘在自己的小屋里忙碌着。
      ②灯光下的她是那么专注,一手拿着一条雪白的手绢,一手拿着绣花针,认真地绣着.额头上渗出了密集的汗珠。她绣着绣着.想起了白天劳技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人回家绣一条手绢。明早带来。希望每个人所绣的手绢都能烙在老师的脑子里。“哎哟。好疼呀!”原来她想着想着走了神,手指给针扎了。她吹了吹手指。又绣了起来。
      ③“铛,铛,铛……”桌上的老座钟敲了十一下。“梅,时间不早了,快睡吧!”从里屋传来了声音。“知道了,妈。”她嘴里虽这么应着.可手还没有停下。她又想,如果我的手绢被评为最佳作品,如果老师能够表扬我,如果……那该多好啊!
      ④想着,绣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绣好了。她看了看这条手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么美丽的图案啊:梅花一一几枝粉红色的梅花,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错落有致,形态各异;道劲的枝干疏密相间,生机勃勃。这图案,在雪白的手绢上,好似一束绽放着青春火焰的生命图腾,它在静静地期盼着阳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润。手绢的右下角还工工整整地绣上了“冬梅”两个字。欣喜过后,她把手绢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她躺在床上,带着甜甜的笑容进入梦乡……
      ⑤冬梅,一个中学生,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她很文静,不爱说话,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因此,没人注意她,这位老师也没有关心过她,甚至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的心愿就是得到老师的关注。使自己也能够时时被老师提起。这次作业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机会。
      ⑥第二天早上,她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教室,急切地等待着劳技课的到来。可是时间老人似乎在刁难她,每一节课都过得那么慢。她终于熬到了劳技课。大家都把手绢放在桌上,老师踱着步子,走来走去观看大家的作品。她激动极了,在心里默念:“老师,快来看看我的手绢吧!”时间似流水,眼看就要下课了,可老师始终没有“光临”她的座位。她失望了,彻底地失望了……
      ⑦突然,老师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向她移来,近了,近了……她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心蹦到了嗓子眼上。可是,老师停住了脚步,停在了冬梅的前一桌。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她的心凉了,凉遍了全身。她呆呆地坐着,她的心在流泪。在她的心灵深处,她的心声在回荡:老师,您为什么不来看看我的手绢?这手绢是我花了不知多少心血才绣成的,您知道吗?我也需要您的关心呀,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老师,请您记住我,好吗?
      ⑧傍晚,她意外地收到了老师托人带来的纸条。“冬梅同学:下课后请到办公室,我从大家的手绢中发现了你的作品,它设计精美,色调相宜,做工精细,当时我多么地激动。这是我的欣慰,更是你的骄傲……能将这条手绢留给我做纪念吗?”
      ⑨当天晚上,冬梅做了一个很美的梦。
                                                                                                                                         (原文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事件。

(2)、文段中对冬梅的描写细腻生动,其中运用最突出的是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本文的行文较曲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段⑦中的画线句分析。

(4)、段④中女孩为什么还要在手绢的右下角工工整整地绣了“冬梅”两个字?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

⑤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⑥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选自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我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外婆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外婆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外婆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外婆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条红的鱼,这里有条白的鱼,这里有条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外婆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的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儿,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她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拉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的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她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的孤独的世界,如蚕茧般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的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根布条,我终于痛哭出声……

(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9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情怀河

齐速

①老伴在世时,马叔和她经常会到凤城看孙子,俩人往往一待就是整个暑假。不知不觉间,俩孙子一个接一个长大,马叔夫妻俩的头发也日渐稀疏。小孙子上高一那年,老伴先马叔而去。自此,老家上四房侧四房的围龙屋,剩下马叔孤零零一个人。【批注1】围龙屋,是具有极强的中国传统礼制、伦理观念的围村民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②围龙屋离泷江不远,马叔自小是泷江两岸有名的“浪里白条”。年轻那会,两岸的水北村和水南村经常举办横渡泷江竞赛,那是马叔最高光的时刻——他曾创下连续5年代表水南村击败水北村一众“好汉”的壮举。

③马叔还有一手绝活。他时常在傍晚时分,把十几枚带有蚯蚓的鱼钩扔入泷江,然后把渔线绑在垂柳根部。第二天一大早,他总是能收获一竹篓的鱼儿。在那些艰苦的日子,这些鱼儿成了马叔及其邻居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④老伴去世后,儿子希望马叔长住凤城。白天,儿子儿媳妇上班后,不太擅长也不太敢和陌生人交往的马叔,总感觉自己像笼子里的鸟。后来,他也不肯来了。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他更是借口疫情防控需要,连续几年没踏入凤城一步。

⑤壬寅虎年,新冠在春节期间多地爆发,儿子连老家也不敢回了。马叔人生第一次过了冷火冷灶的年。

⑥年后,步入古稀之年的马叔,身体、头脑都明显不如以往,倘若不是左邻右舍敦厚热心,好几次马叔都差点陷入困境。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束手无策;唯有日夜唉声叹气。

⑦壬寅年端午,儿子再次请求马叔南下,千里迢迢直接把车开回泷江边。看着白发已爬上额头的儿子,马叔心中一软。按照儿子的安排,他把围龙屋托付给了侄子。

⑧小车奔驰在京广高速,路上马叔眉头紧蹙,一言不发,中途就餐也只是草草扒了两口。儿子倒是一路乐呵呵的。傍晚时分,车子驶入凤城。【批注2】划线句马叔和儿子各有所思。

⑨“咦,这不是回小区的路!你们搬家了?”

⑩“马上就到,一到您就明白了。”儿子卖起了关子。

⑪一溜烟工夫,车子停在了情怀河畔一座旧式民居前。凉风习习,水清岸绿。今天的情怀河,如家乡的泷江一样清澈。马叔两眼放光,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栋依河而立富有历史感的民居。

⑫情怀河,多年前马叔和老伴来过。当时河岸两侧房屋外墙破旧、杂草丛生,河中还不时漂浮着垃圾。想不到短短几年没来,情怀河已成了凤城明珠。儿子适时开口:“阿爸,近年来凤城政府力求再现美的‘凤城时光’。力求留住乡愁,留住游子。他们加大力度对全境河岸环境进行改造提升,通过修建埠头、种植乡土景观植物等,改变沿岸环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创造‘一埠一景、一景一特色’的水乡文化。而情怀河就是这次整治效果亮点之一。”

⑬“爸爸,今天情怀河可是小有名气——《决战厨神》《爸爸是外星人》等影视作品纷纷在情怀河取景。今年3月22日,《乘风破浪的爸爸》就在情怀河畔启动了开机仪式……”闻声而至的儿媳妇,接过丈夫的话头滔滔不绝地像个讲解员。【批注3】小说多次出现泷江、情怀河,意味深长。

⑭“我们家这是搬到这儿来了吗?”突然出现的儿媳妇,让马叔似乎明白了什么。

⑮“对呀!爸爸,我们把小区的房子租出去了,在这儿租了一层民居居住。虽然离单位远点,但在家时推窗见水、出门见绿,这种开心可是千金难买呀!”儿媳妇笑眯眯地解释道。

⑯“好呀!好呀!真是好水,真是好水呀!”

⑰“爸爸,不止水好呢!政府还在情怀河边周边同步谋划打造42公里环岛生态‘翡翠链’,从外到内打造‘公园凤城’,咱们家附近就有好几个迷你公园呢。对了,公园里经常有老人在唱客家山歌呢。”

⑱“是的,阿爸!这附近的市场内及街道边的店铺,很多店主是咱们客家人。这个周末我有空,到时带你到附近的老乡店铺去转转,喝茶、聊天、下棋随你意!”

⑲好呀!真是好呀!鸟语花香的公园凤城,随意亲水的公园凤城,舒心满意的人居凤城……傻子才不想留下来呢!想到这里,马叔大声招呼儿子儿媳妇:“走,咱进屋去!”【批注4】“情怀河”有“内容”,有“情怀”,妙哉!

(选自《中山文苑》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班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鲜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苦品:飞不下,兽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②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同事、埋弊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③“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

要有奋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⑤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峻碱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⑥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阅读

有风的夜晚

原上秋

是这样啊。出租车司机从一脸茫然中明白过来,他要求把车停到一处宽敞的地方再说。听口音,司机师傅是外地人,姓马,开出租车四年多了。马师傅努力回忆着往事,四年多经历了太多,但在脑瓜里留下的事情似乎又很少。

这是市电台策划的《百姓故事》栏目,让100 个普通人讲述这一年里最难忘的事。小美接到采访任务,出门第一个就碰到了马师傅。见马师傅同意接受采访,小美坐上副驾驶,对马师傅说:“不用着急,咱慢慢想。 "

马师傅一拍脑瓜,想起来一件事。那是春天的一个夜晚,马师傅正驾着车沿街找活儿,在丰乐里街口被一群人堵住。有个危急病人要送医院。等大伙儿七手八脚把病人弄上车,马师傅怔住了,没有患者家属上来。原来他们都是路遇,都是在做好事。患者是一位女性,看样子年龄不大。她呻吟一声,提醒病情不能耽搁。马师傅一脚油门,车就像鱼一样滑入城市的河流。车在跑,马师傅的思想在斗争。他后悔没打 120,那样不是既省事又安全? 万一病人在途中有个好歹,家属会不会找自己麻烦? 转念一想,这个局面是大家接力形成的,一帮群众做好事,把病人交给自己,自己只能接力下去。马师傅随即向总务台呼叫,总务台联系到附近第一人民医院的急救科。车一到医院,已经有医生推着手术车在门口等待……说到这里,马师傅停顿下来。“后来呢? ”小美问。

马师傅说:“后来,我就不知道了。”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小美感觉这个故事不简单。患者后来怎么样了,马师傅和一帮群众的所作所为,对于患者以及我们生活的社会有什么意义,这些都需要挖掘。小美让马师傅回忆这件事发生的确切日子。马师傅摇摇头,随即用坚定的语气说,那是个夜晚,有风。对,有风,风很大。马师傅怕风刮着病人,下车的时候,特地将自己保暖用的一条小毛毯搭在她身上。

小美觉得这是一条线索,春天的夜晚很少刮大风,到医院查一下那个病人,应该不算多难的事。谢过马师傅,小美要下车走人。马师傅突然说,能不能不报道他?

后面的事情他要是说出来,电台就不会报道他了。马师傅继续说,就在他把毛毯搭在病人身上回来的时候,医生喊他去做登记。他回到车上,想着去了也没用,患者姓甚名谁,家住哪里,他一概不知。他只是一个接力做好事的,把病人交到医生手里,他这一棒的任务就完成了。他清楚,如果他去了,需要签字,交押金,办住院手续……这些还好,万一家属来了,不分青红皂白找他事,赔个车费就算了,就怕再生出别的麻烦。想到这,马师傅车头一拐,走了。

此事过去几天,有电话找马师傅,问他前些天是不是救助过一个病人。他没有承认。后来陆续有电话打来,他始终没有承认。他知道对方一定查过总务台,那里存着他的电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多事情就和石头砸水一样,不去管它,时间会抹平一切。果然,从那以后,再没人提起这件事,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要不是接受您的采访,我差点儿把这件事忘了。”马师傅说。

在第一人民医院的采访出乎意料地顺利,院办帮小美联系了疑似患者的李女士。李女士说她一直在寻找救助过她的人。小美让她回忆一下救助过程,看是不是和马师傅的叙述一致。李女士说,那是一个有风的夜晚,对,有风,她记得很清楚,因为是初春,风很大,很凉,那天她围了一条围巾。她独自外出突感不适,倒在了路边。

尽管马师傅一开始不情愿见面,但架不住小美一再劝说。小美要的是新闻故事的完美结局。小美觉得,尽管后面有马师傅的勇剖私心,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善良品质。小美决定要将这个故事讲完整,她甚至想象到见面的场景,这应该是一个归还毛毯的故事:李女士手捧毛毯,深情地望着马师傅。马师傅接过毛毯,又接过李女士充满感激的双手。有人不失时机地给马师傅送上一束鲜花,周围响起如潮的掌声。

然而,实际结果并不完美,李女士和马师傅的见面冷了场。李女士要归还的是钱。她说救她的是个年轻人,本地口音,开私家车,在医院垫付了八百块钱。马师傅一口外地口音,开出租车。很显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回事。马师傅也感觉到不对劲。他心里愧疚,至少在这件事上,他认为自己做人是有差距的。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差错,但小美和她的助理却因为这个差错兴奋不已。她们每天奔波在路上苦苦追寻新闻线索,今天的线索突然如同化学反应一般,一个变成两个,也可能是多个,后面的故事一定会精彩纷呈。

她们回家的时候已是夜晚,走在马路上,此刻的风已是暖暖地,扑面而来。

(《2023年中国小小说精选》)

阅读理解

把车停远一点

①那年深冬,我开车到哈尔滨出差。路上寻常得无话可说,狂风卷叶,冷飕飕的。黄昏时抵达宾馆,总台一个笑得轻轻甜甜的姑娘,为我办理入住,利利落落。楼层、餐券、进出停车、总台电话,一一嘱咐。

②我的车停在宾馆的露天停车场。看天气预报,夜里将有大到暴雪,再想到自己饱满的日程,心里好不忐忑。

③晚上,房间电话响起,是总台姑娘的声音:“请问您车牌号多少?”虽不知她是何用意,也并未多想,相告后便挂了电话。

④第二天一早,窗外冰天雪地,银装素裹,我打算尽早下楼用餐。经过总台,姑娘叫住我:“这么早呀!请问今天需要用车吗?我先让工作人员给您的车清雪!”

⑤这显然出乎我的意料。她含着笑,等我答复。

⑥“哦,谢谢!请问方便吗?车就停在……”

⑦还没等我说清位置,姑娘已先开了口。

⑧“方便!我知道的!”

⑨原来,那通电话,用意在此!

⑩早餐后,匆匆走向停车场。一夜大雪,让停车场里尽是高高低低的雪丘。车辆已被深雪覆盖,车牌分毫不见。大概方位,一个人正在车头除雪,车身半露,近处看时,正是自己的车。

⑪过去一看,硬纸板被折成三角形,支在车顶,上面粗粗重重地写着我的车牌号。四下环顾,其他车顶也都立着这样的硬纸板。积雪覆盖下的车,一下就有名有姓、有头有主了。

⑫除雪的工作人员点破:“都是总台姑娘写的,忙活到半夜呢!”

⑬那个天寒地冻的早晨,身为远乡异客的我站在“热烘烘”的停车场,这里的善意好客深深抚慰了我的心,我不禁感慨万分:手栽玫瑰,尚有余香,何况赠人呢!天色微明,我坐上车,打开车灯,灯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⑭出差回来,早晨开车上班。因为到得早,公司总部偌大的停车场里,停的车辆还很少,那么多的车位都在眼巴巴地期待着我驻车。我对离办公楼近处的车位“视若无睹”,却把车停在一个偏远的位置。从车上下来,从从容容,穿过停车场,走向办公楼。

⑮几位同事刚把车停在楼前近处车位,见我从远处车位走来,不解地问:“有那么多车位,你为何舍近求远?”

⑯我说:“到得早的人,有时间多走些路。到得晚的人,眼见就要迟到,会很着急,近的车位,留给他们吧!”

⑰听了我的话,他们诧异地望着我,迈向办公楼的脚步迟缓了,相互点点头转回身上车 , 他们也把车停到了远处车位。

⑱一天、两天……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公司总部的停车场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较偏远位置的车位总是最先被停满。

⑲把车停得远一点,多走几步,一桩细小得不得了的事,却有着一群人的温情与气度。这与宾馆总台姑娘传递给我的善意是一样的:即便素不相识,也有将心比心的体贴。虽然大家把车停得远了,但是心贴得更近了,我们的社会也更和谐美好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