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钓鱼岛》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说起钓鱼岛,人们应当不会陌生。但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②中国渤海、黄海全为大陆架浅海,黄海南部与东海大陆架连在一起。东海的东部有一条深海槽,称为冲绳海槽。它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150千米左右,最深处2700多米。
③东海大陆坡就是从东海大陆架到冲绳海槽的大斜坡,高差可达2500多米。东海大陆架也是一个巨大的盆地,深约4000米。盆地的边缘是一列海底山岭,拦截了从中国大陆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渐渐把这约4000米深的盆地填平成浅海;而山岭的向海一侧是冲绳海槽,火山物质从地下深处喷上来,使海槽开裂扩大,朝着大洋方向演化。
④东海大陆架边缘的钓鱼岛等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地质上,它是台湾东部山岭的延伸,它们拦截了长江、黄河等河流带来的泥沙及有机营养物,形成约4000米厚的堆积层(其中富含石油、天然气)。如果没有中国大陆河流供应泥沙物质,东海也像冲绳海槽一样,是个深几千米的充满海水的海盆。因此,从这方面看,东海大陆架、大陆坡是中国东部陆地及山脉的自然延伸,是中国陆地物质养育形成的。而冲绳海槽作为一个天然分界,把中国沿岸的大陆架、大陆坡与琉球群岛海域隔开,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海洋区域。
(选自《海洋百科》,有删改)

(1)、第④段中划线的“自古以来”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简要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钓鱼岛如何成为大陆架的一部分,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其形成过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小题。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¼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霾,走进你我

【霾是什么】

       雾霾(wù mái)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中国不少地区将“霾”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实际上,“雾”和“霾”是有较大区别的。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多出现于秋冬季节。霾,也称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雾霾会导致能见度恶化,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摘自“百度百科”)

【霾的成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石化能源消费增多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以及地面灰尘。

       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它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据研究,在中国存在着4个霾天气比较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摘自“百度新闻”)

【霾的危害】空气污染指数与影响

污染指数

级别

空气质量

对健康的影响

50以下

1

可正常活动

51-100

2

可正常活动

101-150

3

轻度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

151-200

4

中度污染

几乎对每个人的健康都会有危害,敏感性人群最为显著

201-300

5

重度污染

老人、小孩、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患者应尽量留在室内

大于300

6

严重污染

所有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危害,尽量留在室内

【雾霾袭来谈保健】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大范围雾霾再次笼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在希望雾霾“马上消失”的同时,专家提醒不要忘了做好自我防护。

       首先,尽量减少暴露在室外的时间,降低室外活动强度。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人,更应在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因为此时容易因缺氧而诱发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病。医学专家建议,当出现中、重度雾霾天气时,年老体弱多病者应减少外出。青少年体质专家建议,少年儿童在雾霾天气下仍应坚持符合其生长发育需要的体育锻炼。其次,注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雾霾天气室外空气质量差,室内空气质量也不能完全幸免。专家建议,雾霾天气应保持门窗紧闭,以降低空气污染物从室外到室内的渗透速率,降低室内PM2.5浓度。可选择具有品牌信誉度的室内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室内的飘尘和PM2.5浓度。再次,在不得不外出的情况下,注意加强自我保护,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市民挑选口罩时,尽量选择材质密实的,以最大限度阻隔颗粒物。同时,要注意口罩是否有吸附层,吸附层可以将穿透口罩的颗粒物吸附。最后,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专家建议,雾霾天人们应多饮水,适当调节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佳。缺乏维生素A会使呼吸道上皮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受损,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因此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食物。食用莲子、百合、排骨汤、银耳羹、鸭肉粥等食物,具有养肺功能。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润肺饮食效果更好。

(摘自“新华网”)

【霾的治理】

       新华社报导:记者近日从辽宁省环保厅获悉,《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公布以来,辽宁省首次给沈阳、大连等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

阅读《雨的四季》,完成小题。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摇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灰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而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裁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彼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档的时侠,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药品环境污染

       ①过去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IWW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该报告中提到,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1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研究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药和激素。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一般来说,口服用药剂量中30% ~90%的活性成分最终会被排出体外。人类用药量的增长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使用的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也使得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量急剧增大。

       ④另外,不仅仅是_______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⑤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对于公共卫生来说,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重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鹰数量急剧下降,减少95%以上。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鹰死亡的原因是秃鹰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鹰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展开全球行动。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减少药品向环境中的排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参与,包括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经营注册和许可制度,合理适当开处方,改善药品包装设计和减少畜牧业用药等。此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也可以有效控制药品环境污染渠道,比如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收集来自居民的过期及多余药品,在居民购买药品时向其发放废弃药品污染环境的宣传单等都是有效措施。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第2期,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①用惯了4G再去用3G,会感觉网速就像蜗牛那么慢,GPRS就更难想象,多数人可能会崩溃。未来某一天,当5G真正到来,4G也会落得和3G一样的下场……科技行业总喜欢用“改变世界”来形容新技术,5G或许就是下一个会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时髦概念将逐步成为现实。

    ②5G有哪些不同呢?

    ③首先,同3G和4G相比,5G速度更快,而且快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专家认为,5G数据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惊人的800Gbps,比目前测试的最新技术快100倍。三星公司曾在2013年宣布正在测试1Gbps运行的网络,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bps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而800Gbps速度相当于1秒钟可以下载30部高清电影。

    ④其次,5G网络的容量将是巨大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亿个网络连接,到2020年全球网络连接将达到1000亿个。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100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奠定重要基础。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主,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将带来大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世界。

    ⑤第三,5G网络的另一特点是稳定性高,不会断掉。专家预测,5G网络的可靠性相当于光纤连接,能够保证突然中断情况不再出现。这对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远程手术,还是智能交通都要求网络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⑥另外,5G网络的时延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是人类所不能察觉的速度,比4G网络快了约50倍。

    ⑦未来5G的生活什么样?——万物互联:

    ⑧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拟现实显示,孩子向你挥手说早安。你吃过早餐,摇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启了视频会议……

    ⑨以上便是未来5G生活的场景。

    ⑩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百倍。目前我们的4G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设备,而5G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小到一根针。

    ⑪汽车变成大“手机”接入网络,互不干扰自动行驶,优化道路交通,解放驾车的碎片化时间。在车内开视频会议、玩游戏皆可实现。同样,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雨伞、水杯、餐具甚至智能女性卫生棉条已陆续面世。

    ⑫专家预测,万物互联了,“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

智春丽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  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

②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探源中华文明、阐释“何以中国”,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

③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一个个词条,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被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语言文化,留住了文化乡愁。

④语言里有蓬勃生长的文化自信。保存和研究语言文化现象,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应用。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自然语言处理成为热门应用领域的背景下,语言文化工程的成果开发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古文字传播应用,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中华精品字库”,实现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发甲骨文互动展区,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创新是语言的活力所在。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

⑤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身处全球化时代,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记录着厚重历史和多样文化的语言是资源宝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从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

(《人民日报》2023年9月14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