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去了温暖的南方,火烧云沉到山的那一边。山冈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颤抖。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在昏暗中裹挟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在等待父亲,和父亲手中的鱼。
②胖头鱼,头重尾轻,一种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所以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夜色中,他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整条的鱼分成若干小块。菜子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漫开来时,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我催促母亲往炉膛里添柴,火舌舔着灶口。母亲的影子贴在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的叫声,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二姐的目光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虚张声势。父亲还在沉默独坐,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挡住锅与盖间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好让鱼骨渗出骨髓和异香。
⑥母亲只用鱼汤拌饭。她拨弄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
⑦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眼爷爷的冰冷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出。他说辣椒太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太辣。同样是在一个冬夜,瞎眼爷爷孤单地走了。临终时,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最后的时刻是在这个冬季,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⑧另一个冬天,黄昏时我们不再去那座山冈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甲】饮马长城窟行(节选)
乐府诗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①。呼儿烹②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①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刻成鲤鱼形状的木板。②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这里是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乙】训子书
[明]徐媛
儿年几弱冠,懦怯无为,于世情毫不谙练① , 深为尔忧之。男子昂藏②六尺于二仪③间,不奋发雄飞而挺两翼,日淹岁月,逸居无教,与鸟兽何异? 将来奈何为人? 慎勿令亲者怜而恶者快! 兢兢业业无怠夙夜临事须外明于理而内决于心。钻燧取火,可以续朝阳;挥翮④之风,可以继屏翳⑤。物固有小而益大,人岂无全用哉?
习业当凝神伫思,戢⑥足纳心。应事以精,不畏不成形;造物以神,不患不为器。能尽我道而听天命,庶不愧于父母妻子□。循此则终身不堕沦落,尚勉之励之,以我言为箴,勿愤愤⑦于衷,勿朦朦于志。
(有删减)
【注释】①谙练:熟习,熟练,有经验。②昂藏:气度不凡的样子。③二仪:指天地。④翮(hé):指鸟的翅膀,这里借指羽毛扇。⑤屏翳:古代传说中掌管风雨的神。⑥戢(jí):停止,禁止。⑦愤(kuì)愦:昏庸,糊涂。
1.参照提示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文言语句 | 提示方法 | 解释 |
训子书 | 触类旁通法:《诫子书》 | ⑴____ |
与鸟兽何异 | 成语推断法:大同小异 | ⑵____ |
人岂无全用哉 | 语境推测法:前后语境 | ⑶____ |
不患不为器 | 查阅字典法:①祸患,灾难;②担心,忧虑;③病;④讨厌。 | ⑷____(填序号)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