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第一课时 练习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①楚人有涉江者 ②遽契其舟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①出曝② , 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③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④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⑤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①方:刚刚。②曝:晒。③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④禽:同“擒”,捕捉,抓住。⑤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顾长康画人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② , 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注】①目精:眼珠。②研蚩:美丑。③阿堵:此处。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一)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①子入城市②肉。子取回肉,将出城门,值③一人对面而来 , 各不相让,遂④挺立良久⑤。父寻至⑥见之⑦ , 谓⑧子曰:“汝姑⑨持肉回陪客饭 , 待我与他⑩对立⑪在此!”
(选自冯梦龙《广笑府》》
【注释】①遣:派。②市:买。③值;适逢,恰好碰上。④遂:于是。⑤良久:很久。⑥至;到。⑦之:指他儿子与人相对而站、互不相让的情景。⑧谓:对……说。⑨姑:暂且。⑩待我与他:等我跟他。⑪对立:对站,可以理解为互相僵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