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日记两则-第二则》同步练习

课外阅读。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我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还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昵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被我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__________________。我要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总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     

激励

(2)、作者到A国后为什么情绪低落?

(3)、下面哪句话适合放在文中画横线处(    )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4)、“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这里的“一笔债”指的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选择

    ①他本来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的妻子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道:“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____父亲说____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____你们每天上班____孩子又上学____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____所以____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____那里都是老人____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他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能——“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学生般的步子,一步步走向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准备回去后与她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巴杜亚的爱国少年

    ①一艘法国轮船,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

    ②船上乘客有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其中有一个穿着破旧衣服、面黄肌瘦的十一岁少年。他是从一个卖艺的班子里逃出来的意大利少年。两年前,他被卖给一个耍把戏的班子,班主带着他到法国、西班牙等国卖艺,经常挨打受骂,不给他饭吃。他忍受不了虐待和饥饿,终于逃了出来。

    ③现在,他要乘这班船回到意大利去。乘客中有些人看他衣服破烂,身体瘦弱,就过来跟他说话,表示同情。开始,他不回答。后来有三个旅客一再询问,他才用意大利话、法国和西班牙三种混合起来的语言,讲了自己不幸的身世。那三个人给了他一些钱。又有几个女人走过来,也送给他一些钱。

    ④“谢谢,谢谢。”少年低声地说着,一边把钱装进衣袋里。他想着可以给父母拿回去一点钱,可以吃一顿饱饭了,愁苦的脸上有了点笑容。

    ⑤那三个旅客一边喝酒,一边大声谈论他们旅行过的地方。后来谈到了意大利。一个说意大利火车很糟,另一个说旅馆不行。他们越谈越起劲,简直把意大利说得一团糟了。

    ⑥一个说意大利人是“愚昧的国民”。

    ⑦另一个说是“肮脏的国民”。第三个刚要开口说“强盗……”的时候,钱币就像冰雹似的打在他们的头上和肩上。

    ⑧三个旅客气得火冒三丈,回头一看,是那个少年扔过来的钱币。接着,又有一把钱扔在他们身上:

    ⑨“拿回去!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捐个微笑

    队伍很长。

    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脑袋奶声奶气地背着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上摆了个用红纸包裹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地中海贫血儿童献爱心。”站在我前面的年轻母亲捐完了款准备走,守在募捐箱旁边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住了,拦住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钱了,你捐点什么呀?”

    小女孩不作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看弯腰跟她说话的姐姐,手在口袋里掏了几下,什么也没掏出。嘴一撇,竟哭起来。原本只想逗逗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脸涨得通红。显然,她自己也是个大孩子,面对意外,乱了方寸。她尴尬地站着,满脸歉意地看着小女孩的母亲。年轻的妈妈却没慌,边给孩子擦眼泪边说:“洋洋,你给姐姐笑一个,你说我就捐一个甜甜的笑给患病的哥哥姐姐。”小女孩真的立刻笑了.泪水还挂在她的眼角.她还在哭泣着.那笑也就显得很别扭。别扭得让旁边的我,也差点忍不住乐出声来。

    母女俩已经朝前走去,我往募捐箱放着钞票,目光还在追随她俩。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脸上都带着甜甜的笑。我数得一清二楚,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一般的微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