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暨阳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关系:
⑴提出问题: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吗?
⑵建立假设: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比质量小的物体快。
⑶实验验证、收集数据:小明左右手各取一个物体,在楼顶一起放手下落……在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变量有:物体等体积、同高度同时释放,不相同的变量有:。
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明重复了10次实验,并绘制了折线图(两条曲线分析代表两个物体),实验要重复10次的目的是。从图中整体上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⑸在上面的实验记录中可看出实验中采用了 的方法。(选填“模型法”、“推理法”、“控制变量法”)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取两根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丝a、b,连接成如图甲的实验电路,O、M分别为金属丝a、b的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始终为I=1.25A。电压表示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下表:
x/mm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800 | 2000 |
U/V | 4.50 | 5.00 | 5.50 | 6.00 |
| 6.75 | 7.00 | 7.25 | 7.50 | 7.75 |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
加入物质 | 淀粉溶液/毫升 | 4 | 4 | 4 | 4 |
蒸馏水/毫升 | 2 | 0 | 0 | 0 | |
唾液稀释液/毫升 | 0 | 2 | 2 | 2 | |
保存温度/℃ | 37 | 37 | 100 | 0 | |
保存时间/分 | 10 | 10 | 10 | 10 | |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驾驶员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v/(km•h﹣1) | 反应距离s1/m | 制动距离s2/m | 停车总距离s/m |
40 | 7 | 8 | 15 |
60 | 11 | 20 | 31 |
100 | 19 | 54 | 73 |
… | … | … | … |
幼苗得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的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种植深度 | 6cm | 11cm | 18cm | 25cm |
出土幼苗数量 | 29棵 | 30棵 | 26棵 | 20棵 |
未出土幼苗生长情况 | 1棵种子未萌发 | /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
幼苗叶子大小 | 较大 | 较小 | 只有痕迹 | 只有痕迹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