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6.蝙蝠和雷达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翔之王”:蜻蜓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翔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 30-50 次,作长“8”次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 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可以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sāo)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解释词语。

骤雨初歇:

自由自在:

(2)、本文主要写了。文章用到的说明方法有等。
(3)、蜻蜓能做哪些“特技表演”呢?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再说一说,蜻蜓能做这些“特技表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文中引用了“蜻蜓飞上玉搔头”的诗句,你还哪些知道描写蜻蜓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举一反三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观云测天的神器一风云气象卫星

闫小娟

    1969 年以前,地球上空的气象卫星都是国外的,我国预报员得想办法接收国外的气象卫星资料用于天气预报。那时,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亲自批复下达了气象卫星研制任务,从此开启了中国科研人员研制气象卫星的历程。截至2021年,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9颗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分为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两类。①极轨气象卫星轨道高度有800多千米它绕着地球南北两极飞行每12小时无缝隙覆盖全球就像拿着相机对地球进行全景拍摄所以能够获得全球的观测资料。静止气象卫星轨道高度为35800千米,它在赤道上空,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基本一致,跟着地球一起转,所以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它固定地对着地球上的某一个区域进行观测,能够看到地球1/3的面积。就像拿着相机对着地球进行连拍,所以能够获得连续的观测资料。

批注①:画“____”的句子运用____和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极轨气象卫星。

    在我国气象卫星命名方面,用奇数号命名极轨气象卫星,比如“风云一号”“风云三号”是极轨气象卫星;用偶数号命名静止气象卫星,比如“风云二号”“风云四号”是静止气象卫星。在同一个系列的卫星里,又发射多颗卫星,用A、B、C、D表示卫星成功发射的先后顺序。比如,“风云一号”有A星、B星、C星、D星等。

    本文介绍一下风云家族中几个最先进的代表。一是“风云四号”B星,这颗卫星在2021年6月3日成功发射,是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业务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静止气象卫星。为什么说最先进呢?这里有两个全球“第一”。②首先在这颗卫星上搭载了全球首个快速成像仪,能够对像暴雨这样的强对流天气进行1分钟的成像监测。其次这颗卫星的最高分辨率在全球首次达到250米从而使得地球上的风云清晰可见。二是“风云三号”E星,这是全球首颗在黎明轨道的民用气象卫星,在2021年7月5日成功发射。黎明轨道指的是在早晨6点和傍晚6点这两个时间段进行观测,它的观测资料将填补全球气象卫星在黎明轨道的观测空白,能够有效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

    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新入团的气象卫星共同携手,继续发挥防灾减灾前哨作用,拓展风云家族全球服务的版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福祉安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选自“学习强国”平台,有删改)

阅读理解

苦 菜

尚建荣

我小时候随父母在山区生活,那时缺衣少食,经常用野菜充饥。所以,我干得最多的活是拔野菜,吃得最多的野菜是苦菜,记得最清楚的是苦菜的形状。苦菜的叶片为长圆形,叶子边缘长有不整齐的尖齿,叶片折断后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

玉米地土质松软,苦菜生长茂盛,叶片肥嫩,也比较容易拔出来。 于是,我经常到玉米地里拔苦菜,每天能拔很多。有一次我到玉米地里拔苦菜,这里真是草盛苗稀。苦菜长得密密麻麻,却看不到玉米。我高兴极了,瞅准一株生长得特别茂盛的,就急忙去拔。刚拔离地面,一群黄蜂从那株苦菜生长的地方飞了出来,嗡嗡地向我猛扑过来。我撒腿就跑,但还是被黄蜂追上了,蜇了我的左眼。 眼皮很快肿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疼得晕头转向。从此,见到生长茂盛的苦菜,我在拔时就特别小心。

树下土质坚硬,很难把苦菜连根拔出,一般要用刀割或斩。有一次,我发现一棵梨树下面有很多苦菜,就去拔,却拔不出来,揪下的全是叶片。 于是,我就用刀斩,没看清楚,刀斩到石头上,被弹起后碰到我左手,中指被划了一条很深的口子,骨头都露了出来,鲜血直流。如果是今天,父母肯定要领到医院包扎,但当时没有这样好的条件。 当然,我也没有今天的孩子金贵。不过,我有一个父母教我的止血偏方。 于是,我立即摘了一些刺儿菜叶片,揉烂后压在伤口处,再用手帕包扎好伤口。血很快就止住了,我就继续拔苦菜。

母亲常把苦菜煮在面条里。苦菜很苦,实在难吃。那年夏收前,家里缺粮,就用苦菜充饥。母亲煮的面条里一多半是苦菜,我实在吃不下去,就将面条拣着吃净,偷偷地把苦菜倒到墙角。母亲发现后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她说:“家里的面很快就吃光了,只能吃苦菜,如果不吃就会饿死。”听了她的话,我再也不嫌弃苦菜了……吃苦菜长大的我,现在吃什么都感觉香甜。

(选自《健康生活》,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