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阅读短文《指纹的奥妙》,完成练习。

    人的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①

      人的遗传特性,②      指纹人人皆有,③      各不相同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策其似的,叫其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线.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指纹也有明显不同。

    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征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近年来,指纹又和电脑成了好朋友,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但是   因为    所以)
(2)、指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3)、第二自然段中加点字“这一特征”指的是,加点字“它”指的是
(4)、本文从指纹的和指纹的来揭开指纹的奥妙的。
(5)、文中列举了指纹的哪三种用途?
(6)、未来指纹还有哪些用途?请大胆写出来。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闲话膏方

①膏方,又称青膏、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

②青方有着悠久历史。我国现存最早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如肪膏、脂膏等,所治病症多为外伤。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保存11个方,其中包括2个膏方。

③唐宋时期,朝廷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中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膏方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明清时期,中医膏方上至宫延御用下至民间,纷纷用于滋补养生,促进膏方完善成热,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④近代,          , 如《张幸青医案》非常强调要针对病人的体质与病因,因人、因病而施,这种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又如《了甘仁医案》中列举了大量使用膏方的案例,几乎每个案例都有对服用膏方者的具体体质和病因的分析,配方也更加复杂和细致。

⑤膏方的作用涵盖补虚和疗疾两方面。其药物组方有别于单纯“强身健体”的方法,也有别于一般“补品”,强调根据个体差异立法组方,合理配伍扶正药与祛邪药之间的比例和轻重,讲究“国本清源,攻守适宜”“阴平阳秘,以衡为补”,达到“治未病”效果。

⑥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要求增加;而生活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使亚健康状态者增多。疾病谱改变后,冠心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这些因素让膏方在现代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⑦目前,开展膏方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各地膏方节、膏方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膏方培训班举办越来越好,出版膏方专著越来越多。现代膏方发展速度惊人,尤其在南方地区,膏方为广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江苏、上海等地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11年上海使用膏方近30万料。

⑧膏方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令人担忧。有些医院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

⑨此外,目前膏方开方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各级部门专家培训不到位,能开好膏方的专家明显不足。而青方的生产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至膏方的生产良莠不齐,一些专家甚至表示,现在膏方的合格率不会超过50%。

⑩为使膏方健康有序发展,要(    )制定出《膏方应用规范》、《膏方生产监督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各地区应(    )建立医院及开膏方的医生准入制度,建立加工单位准入制,(    )加强膏方生产各环节监督,(    )开展专家培训,对开方医生规范考核。

请认真阅读《最不怕冷的鸟》并完成相应的习题。

最不怕冷的鸟

①1960年,南极洲某地创下了世界最低气温的记录——零下88.3摄氏度。一般在南极地带也达到零下70多摄氏度,但生活在那里企鹅,依旧安然无恙,十分快活,且还照样产卵育雏,真使人难以置信。企鹅的确称得上是最不怕冷的鸟。

____

②企鹅有近20种,其中最大的身高可以达到1米以上,小的则不足半米。企鹅虽然属于鸟类,可是它并不会飞翔,哪怕像鸭子那样稍微飞离地面一点儿也不行。因为它没有翼翅,它的前肢是赖以迅速划水的鳍脚,后肢有三趾,趾间有璞,游泳时可用作舵。它的羽毛长得均匀而细密如同麟片一样,适于在海中游泳、浮水和潜水,它是鸟类中游泳和潜水的冠军。

____

③企鹅的身体结构非常独特,羽毛密度比同一体形的鸟类大三至四倍,且相肪厚达23厘米,具有绝佳的防寒功能。有了这两层防护,即使是在酷寒之中,它仍然能够自在生活。

____

④企鹅双脚的骨酪坚硬,呈短平状,有如船桨的短翼,可使企鹅在水中轻快地“飞行”。企鹅游泳的速度特别惊人,成年企鹅的游泳时速为20~30千米,比万吨巨轮的时速还要快,甚至可以超过速度最快的捕鲸船。企鹅跳水的本领可与世界跳水冠军相媲美,它能跳出水面2米多高,并能从冰山或冰上腾空而起,跃入水中,潜入水底。企鹅的潜水本领也相当出色。它能潜到约250米深的水中觅食,并在水面下停留近20分钟。企鹅在陆地上行走时,脚掌着地,身体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维持平衡,看上去笨拙而滑稽。但你若因此认为企鹅在陆地上会束手无策,那就大错特错了。企鹅可是技术高超的滑雪运动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它能够迅速卧倒,舒展两翅,在冰雪上匍匐前进。它有时还能以尾和翅掌握方向而滑行。

⑤一提起企鹅,大家肯定会想到南极,其实企鹅的分布范围很广,温带、亚热带都有它的身影。

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作为消灭传染病的终极武器,疫苗的成本低,效果好,无疑成了公众的希望。

②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期的疫苗。

③那么如今的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科学家设计出可以模拟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致病性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认真演习,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将真正的病毒拒之门外。

④是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设计出疫苗呢?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外界微生物入侵导致的疾病,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都可以设计疫苗来抵御,但事实上有些感染很难设计疫苗。比如艾滋病,其病毒有极其特殊的逃避免疫系统机制,很难设计疫苗;有些病毒变异速度很快,广泛传播,也没有必要专门研发疫苗和大量免疫接种。但是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了专项疫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罐头,真没有那么不健康 

王涵 

     ①听到“罐头”,我们通常想到的都是“垃圾食品”“不新鲜”“没营养”“有防腐剂”。但罐头真的有那么不好吗?

     ②随便拿起一盒罐头,你就会发现保质期很长。以上海某罐头品牌的香菇罐头为例,它标示的保质期是3年。而根据罐头食品联盟的说法,一般的罐头食品在加工后至少两年内能保持比较好的风味,两年以上的罐头食品依然安全。只是时间太长的话,食物的颜色、质地可能会有变化。

     ③很多人认为,保质期长是因为罐头里添加了防腐剂,其实,罐头发明的时候,化学合成防腐剂都还没有出现。

     ④罐头发明于拿破仑时期。当时法国政府悬赏12000法郎,征求低成本、耐长途运输,且能长期保存食物不变质的方法,向军队提供食物。一位名叫尼克拉斯.阿佩尔的厨师发现,把食物放在密封的玻璃罐里并进行加热可以保存几个月。尝过他保存在玻璃瓶中食物的海军曾评价道:“各种豆类和青豌豆,无论有没有加盐,都保留了刚采摘的蔬菜所具有的新鲜和风味。”于是他成功地得到了那12000法郎。

     ⑤不过当时阿佩尔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直到19世纪60年代,法国化学家路易·巴斯德才终于断定,造成食物腐烂分解的主因是微生物,而微生物可以用加热的方式杀死。高温加热消灭了罐头内的微生物和灭活酶,而加热结束后的真空密封又阻止了外界微生物与罐内食物的接触,因此罐头不需要防腐剂就能防止食物变质、腐烂。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吃的罐头,不加防腐剂即可长期保存的原因。

     ⑥现在工业化生产的罐头卫生标准更为严格。为了保持原材料的新鲜度,罐头品牌会在果园或渔场附近设厂,蔬果、海鲜成熟采摘或捕捞后就会迅速被运到加工厂,然后是清洗、切块等初步处理过程。接着,食材装罐并进行高温加热,温度是116-121℃。高温杀菌步骤结束后再对罐头进行真空密封,罐内食物与空气、外界细菌微生物等完全隔绝,因而就减缓了罐头内食物变质的速度。所以,罐头保质期长并不是因为防腐剂,而是因为加工工艺。

     ⑦我们对罐头一类的加工食品还有一个常见的评价是,它们又要加工又要放得久,不如新鲜食品有营养。不过,“没营养”很可能也是我们的误解。加利福尼亚大学学者的文献综述显示,罐头制作过程中的高温加热____会使食物流失一部分维生素C、维生素B,____罐头的真空密封性也隔绝了氧气,从而减少了营养的流失。

     ⑧新鲜或冷冻食物需要烹调食用,加热过程会导致15%~55%的维生素C以及11%~66%的维生素B的流失,具体流失多少要视食物的种类而定。而罐头食品避免了储存和加热步骤的营养流失,整体上营养成分与新鲜或冷冻食品相差并不大。

     ⑨康奈尔大学在研究中还发现,罐头食品的加工工艺甚至能提高部分维生素的稳定性和效用,即在115℃温度下加热25分钟,相比于新鲜甜玉米,能够增加大约44%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能够增加55%的阿魏酸。阿魏酸作为一种抗氧化成分,与其他抗氧化成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稳定性和效用。

     ⑩所以说,“罐头没营养”只是我们对于加工食品的一个刻板印象。相比于你吃的稀饭馒头,一盒沙丁鱼罐头的营养可丰富多了。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