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3 常见的盐(第1课时)
实验一: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分别将两种待检药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用天平测得干燥管及管内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其质量差如表所示。
实验二: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分别将两种待检药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用量筒测出排出水的体积,其体积值如表所示。
待检药品 |
干燥管及管内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 |
1克A |
m1 |
1克B |
m2 |
待检药品 |
排出水的体积 |
1克A |
V1 |
1克B |
V2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
A | HCl | ZnO | H2SO4 | Al | CuCl2 | |
B | C | CuO | H2SO4 | O2 | CO | |
C | Mg | HCl | NaOH | CuCl2 | MgO | |
D | Na2CO3 | Ca(OH)2 | NaNO3 | HCl | CO2 |
检索表 1a不溶于水…………P 1b可溶于水…………2 2a加热不稳定,易分解......Q 3a与酸反应产生气泡......M 3b不与酸发生反应.......N |
【信息检索】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5g样品, 加少量熟石灰粉末, 混合、研磨 | {#blank#}1{#/blank#} | 含有铵盐 |
方案二 | 取5g样品, 加适量水, 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blank#}2{#/blank#}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含有硫酸盐 |
【总结反思】工业上应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农业上应合理施用化肥。
活动二: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①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 , 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②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③接通电源,用红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还含有黑碳。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3{#/blank#}。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blank#}4{#/blank#}。于是同学们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1)先将反应后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气体中含有{#blank#}1{#/blank#}。
(2)对剩余气体成分进行以下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和
猜想四:
和
浓的作用:{#blank#}2{#/blank#}。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中现象:{#blank#}3{#/blank#}. 乙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丙中变浑浊 | 猜想三正确 |
另一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后认为尚不能肯定猜想三正确,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blank#}4{#/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