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HA与Zn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

HA是强酸

C.

灼烧某白色粉末

火焰呈黄色

白色粉末中含有Na+ , 无K+

D.

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非金属性S>C>Si

A、A        B、B          C、C           D、D
举一反三
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

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blank#}1{#/blank#}。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

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两个充满SO2的200 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10 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

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blank#}2{#/blank#}。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blank#}3{#/blank#}(填序号)。

a.15 mL

b.8 mL              

c.5 mL              

d.3 mL

方案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向两个充满SO2的300 mL集气瓶

中分别加入6 mL水和NaOH溶液,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

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

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blank#}4{#/blank#}。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blank#}5{#/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