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稀硫酸过量 |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Ⅰ.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
Ⅱ.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黑色碳单质。
Ⅲ.根据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推测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得到的碱式碳酸镁[Mg2(OH)2CO3]。
同学们经讨论,从颜色上否定了只含氧化镁,因为氧化镁是{#blank#}1{#/blank#}
(查阅资料)
①碱式碳酸镁受热可分解,常温下能与稀硫酸反应
②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但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CO2、SO2和H2O
(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装置 |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①无水硫酸铜粉末逐渐由白色变为蓝色,证明有{#blank#}2{#/blank#}生成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二
实验一试管内物质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但试管底仍有黑色固体。请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blank#}3{#/blank#}。
实验三
将实验二反应后试管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弃去滤液,取滤渣加入浓硫酸,加热,固体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blank#}4{#/blank#}。
(得出结论)据上述探究过程,可知久置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含有,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blank#}5{#/blank#}。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二氧化碳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B |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观察气体的颜色 |
C |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 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
D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气,点燃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