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西省瑞金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分别取5m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氧气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温度℃ |
二氧化锰粉末用量/g |
反应时间 |
① |
30 |
35 |
0 |
t1 |
② |
30 |
55 |
0 |
t2 |
③ |
5 |
20 |
0.1 |
3s |
④ |
15 |
20 |
0.1 |
1s |
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t2(填“>”、 “=”或“<”)
Ⅱ、(探究二)探究氧化铁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操作步骤 |
实验情况记录 |
结论 |
|
① |
| 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 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氧化铁(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② | 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把滤渣烘干、称量。 | 固体质量为 | 氧化铁质量不变 |
③ |
| C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 D中溶液变成黄色 | 氧化铁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受等因素影响。
【提出问题】 KI变质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 KI为白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或久置会被氧化为碘(I2)而泛黄变质。
② 碘水中含较多KI时,滴加淀粉溶液显紫色或蓝紫色
【进行实验】分别取适量KI于燃烧匙中,再分别放入盛有不同物质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若干天后观察。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固体变潮、表面变微黄 | 固体无明显现象 | 固体变潮、无其他明显现象 | 固体变潮、表面变黄 |
继续实验:取实验1中少量微黄固体溶解,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紫色。
取实验4中少量黄色固体溶解,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紫色。
【解释与结论】
实验序号 | 5mL反应物 | 加入物质 | 实验现象 |
① | 5%的H2O2溶液 | / | 木条不复燃 |
② | 5%的H2O2溶液 | a g MnO2 | |
③ | 5%的H2O2溶液 | a g Fe2O3 | 木条复燃 |
经检验,②、③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含有a g MnO2和a g Fe2O3 , 且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区分蒸馏水和酒精 | 闻气味 |
B | 除去锰酸钾中混有的少量高锰酸钾 | 加热固体混合物 |
C | 检验集气瓶内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D | 探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 向盛有50mL冷水和100mL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一粒品红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