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娄底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举一反三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寻找新的催化剂”的实验中发现:将部分生锈的铁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二:铁钉里的________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2)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并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实验Ⅱ: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铁粉,并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交流讨论】

(3)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此实验结论不够严谨,实验Ⅰ还不能够确切地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理由是________。

【继续探究】小组同学补做以下实验,进而确认了该实验结论。

(4)①实验前称量氧化铁粉末的质量为

②完成实验Ⅰ;

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Ⅰ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氧化铁粉末的质量为 , 且________(填“”“”或“”)

④把它再加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多次重复实验Ⅰ仍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拓展延伸】

(5)为探究氧化铁的催化效果,小组同学将过氧化氯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氧化铁,另一份不做处理.则生成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    

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洁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1)实验一: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常温时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2、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氯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lank#}1{#/blank#}

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小芳认为:仪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氯化铁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探究它在化学反应前后{#blank#}2{#/blank#}不变。经实验证明,氯化铁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

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

2

0.1

20

2%

2.145

3

0.3

20

5%

6.367

4

氯化铁

0.3

20

5%

0.099

5

碘化钾

0.3

20

5%

0.163

(3)由实验2和{#blank#}3{#/blank#}可知(填实验序号),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由实验3,4,5比较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blank#}4{#/blank#}。

(4)写出实验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blank#}5{#/blank#}。

(5)小明认为:不采用气压传感器,还可用100mL量筒、水槽、秒表等,通过测量{#blank#}6{#/blank#},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6)分析上表,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还有{#blank#}7{#/blank#}。(填一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