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年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检测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有时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

    ①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因此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引得全场大笑,于是在一笑之间,双方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但是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或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与被幽默的胸襟与自信。

    ②有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对他的头发幽默时,当场变了脸 , 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对秃头有极大的自卑。相反地,③另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绝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也,我早就聪明‘绝顶’了。”若不是这位主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

(1)、结合短文,说说为什么“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
(2)、短文列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幽默能化解尴尬,幽默者充满了自信。这两个例子是(    )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3)、“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这是晏子面对楚王的讽刺给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的作用。(    )
A、化解尴尬 B、警世 C、不露声色地自卫和反击
(4)、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出你对幽默的独特感悟。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

幽默是笑的使者。

幽默是

幽默是

举一反三
读后感——读《古井》所想到的

    《古井》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它主要写了生活在古井周围的乡亲们,在古井风格的陶冶下,长年不断地帮助两位孤寡老人挑水的事,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地向别人奉献而对别人却一无所求的美好品德。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想起了发生在我们邻里之间那种融洽的关系。

    音爷爷是我家的邻居,他早年参加革命跟着毛主席打敌人,右腿负过好几次伤,走路很不方便。我们两家之间有两个垃圾桶,每天早晨,音爷爷去倒垃圾,总是顺便把我家的垃圾也一起倒了。

    有一天早晨,我被门外的争执声吵醒了,就下床走出卧室,原来是我家爷爷和音爷爷争着去倒垃圾。从他们口中,我得知,我爷爷每天早晨起床后,总发现垃圾桶不见了,感到很奇怪。有一天,他起了个早,发现是音爷爷代我家倒垃圾,心里很过意不去,就抢在音爷爷前面,连同他家的垃圾也一起倒了。从此以后,两个爷爷就经常为这件事像讨论一个疑难问题似的,争得面红耳赤,今天早晨又是为此事争执起来。

    我听了他们的话后,一把夺过垃圾桶,对爷爷和音爷爷说:“爷爷,音爷爷,你们别争了,应该我去倒!”没等两位老人反应过来,我已经飞快地跑下了楼梯。

    从这以后,楼梯口再也听不到两位老人的争执声了,每天,当晨光微熹的时候,在花园旁的小道上,总有一个剪着运动式头的小姑娘,拎着两只垃圾桶向清洁箱走去。那是谁?不说,你们也知道。

    事后,我没有多想什么。读了《古井》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如果我们的邻里之间,乡亲之间,都这么和谐友好,每一个人都尽力为他人多做好事,热情地向他人奉献自己的一切,却不计报酬,我们的社会将多么美好!

(选自《新课标小学生作文大全》)

读《孝子汉文帝》后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如今想来,这话一点不假。

    有一天,我吃完中饭,闲着没事,于是拿出《我是五好小公民》这本书来,在“孝顺父母”篇中,看到了《孝子汉文帝》一文。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汉文帝刘恒,虽出生在帝王之家,可他仍然孝顺父母。在母亲长达三年的患病期间,只要一有空,他就陪在母亲床边,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完,自己总是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他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直到母亲病情好转为止。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同龄人。他们有几个能像汉文帝那样孝顺自己的母亲呢?他们唯我独尊:家里的饭菜不合口味,要哭要闹,硬要父母重新做;自己的红领巾丢在家里了,他们打电话回去,让父母给送来;更甚者,连自己的鞋带散了,也要父母给他系……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就是他们的奴隶,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我,不也同样存在着不理解父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吗?早晨父母起床晚了点,我要在家唠唠叨叨以示不满;中午回家,见饭未煮好,便硬要父母拿钱到外面去吃;父母的生日时,我没有想到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一张小小的生日贺卡也未曾动手做过。相反,我的生活中,却处处充满父母之爱:夜深人静时,他们总要起床看我的被子是否盖好,摸摸我的鞋垫是否干燥;遇到天下暴雨时,总能看到他们手持雨伞,站在教室外耐心等候的身影;我生病时,总会见到他们跑东家医院,奔西家药店,为我求医问药的情景……

    的确,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是世间最真诚的爱。有了这爱,那弱小的老麻雀也会吓走庞大的猎狗;有了这爱,那《1.5公斤水的故事》里的老牛才会将以死争得来的水让小牛喝;有了这爱,那瞒着母亲远赴巴格达采访报道战事的我国记者冀慧彦,在“连线巴格达”时,面对电视镜头,他才会深情地说:“是母爱,促使我圆满完成我的工作。”

(选自《新课标小学生作文大全》)

现代文阅读

从小做时间的主人

    “时间”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词。一天等于24小时,1140分,86400秒。流行的一句名言是:“时间就是生命。”怎样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是浪费生命呢?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问题。

    我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技术员,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常常教育我们要“今日事,今日毕”。在他的严格教育下,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养成了今天能完成的事决不拖到明天的习惯。这种习惯使我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童年时代,我最崇拜大发明家爱迪生。我读了很多他的故事,后来渐渐悟出一个道理:斤斤计较时间,努力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是爱迪生成功的诀窍。

    从小学时代起到如今,我总是不断地给自己规定进取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指标。粗略地计算一下,我自订的计划已经达到2000个了。记得小学五年级的一个假期里,我对《教学1000个难题》爱不释手,就决心在三周内完成全部难题演算。到最后三天时,还有200题没有解完。

    于是我关起门来加倍努力,睡眠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终于按计划完成了运算。对一个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现在觉得,一个人如果不能不断给自己规定进取的时间,身上没有一点压力,往往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大好年华也会白白流逝。人们常说好习惯是童年养成的,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工作和学习时,全神贯注高度集中的好习惯,就是我从小养成的。曾记得小学时,有一次我正在解数学题,邻居家发生了一起未成灾的火警,当时人声喧闹,而我丝毫没有觉察,直到被父亲拖出室外才知道。

    过去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愿我们珍爱今天,从今天开始,争做时间的主人,把一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到无限的事业中去。

现代文阅读

啊,时间

    记得我在最富有幻想的年龄,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懂得了时间就在洗脸的水盆里,就在吃饭的筷子尖上,就在人们的脚下奔走了。从此,我觉得天空大地,一草一木,无一不是时间的化影:那流水不是时间在______吗?那轻风不是时间在______吗?

    可是,有一次,一个朋友认真地问我:“你说什么是时间?”我却长久地答不上来。

    是啊,什么是时间?是地球的转动?是日升月落、星移斗转?是生命的一始一终,还是表针的圆周运动?

    我也曾坐在田地的边沿上,望着______的星空,心里想:永恒的宇宙不像地球那样转动,拿什么来标志它的时间呢?哲学家所说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流淌就是时间吗?为什么“三十八年过去”,也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呢?我怕我匆匆地走来又匆匆地走去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因此,我不再陷入______的空想了,只是想着怎么样使用时间,把时间留住。

    后来,我读了前苏联作家格拉宁的小说《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驾驭着时间的飞马,一生写出了科学史、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许多著作。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和大量日记……我从柳比歇夫身上学会了在公共汽车上背外语单词,在出差的时候带上几本书和构思论文,在饭后看杂志,在睡前阅读报纸。时间的下脚料被我一分一秒地用上了,但是,时间总是潺潺地流淌着。

    也许是我的偏爱,从儿时到现在,我总是被发明家和创造者们的生活和事迹感动着。从他们身上,我终于明白了,只有创造才能把时间一分一秒地凝聚起来,只有创造物本身才有一分一秒的价值。时间凝在每一个创造物上:苹果下落的一瞬间被牛顿凝聚在物体的万有引力上……

    在杯盘狼藉的响声中,醉醺醺的是时间吗?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除了“创造”这唯一的标准外,还能用什么来说明吗?

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创造和改革却可以赢来永恒的光阴,时间只有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才有价值。啊,我似乎明白了:时间就是不停地创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       ;你是军人,就要和战友一起生活,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所以,人们常说:小合作有小成就,              。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道理,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子。这只瓶子代表一幢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他请学生各拉一根线,听到哨声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从瓶口提出。实验即将开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瓶口上。哨声响了。七个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依次从瓶子里拿了自己的彩球,总共,才用了3秒钟!在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位外国专家连声说:“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至多逃出一两个人,多数情况季几个彩球同时卡在了瓶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同学们,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手,你好

    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大。牧场主又请来了医生防疫治病。但是,不知为什么,疫病还是不断地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却是去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

    原来,狼先生先前的光临,对羊群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的作用。狼的骚扰,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之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粮口,疫病源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了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生物链不致隔断,换句话说,就是让每种生物都有对手。

    有对手,保有警惕,便不失活力。这个道理人类亦然。当年七国称雄,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了敌人,秦国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现在,我们公认竞争是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每个人锐意进取,否则就会自毁长城。

    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是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至因罪下狱。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在人生漫漫的征途上,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或许将失去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妨说一声:“你好,对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