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自测卷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①与日逐走
②河渭不足
③北饮大泽
④弃其杖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高阳应造屋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 , 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 , 加涂其上④ , 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 , 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 , 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⑪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五·别类》)
【注】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专指木工。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④涂:泥。⑤挠(náo):弯曲。⑥败:毁坏。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⑧益:更加,越发。⑨枯:干。⑩劲:坚固有力。⑪任:担负。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冯梦龙《广笑府》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