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 自相矛盾 课时练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②物莫能陷也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④其人弗能应也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震动了林木,声响止住了行云。)
枫叶
父自山中归,拾红叶一片,以示①其子。子曰:“树叶皆②绿,至秋则黄。何③有红叶?”父曰:“此枫叶也。经霜则红。”子不信。明日父携④子,至山中,观红叶。但见红叶满林,鲜艳如染。子大喜。父曰:“事须亲见而始信之,凡⑤人皆然,不独汝也。”
【注】①示:给……看。②皆:都。③何:为什么?④携:带着。⑤凡:所有。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道旁苦李
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旁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众人。④游:玩。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了树枝。⑦竞:争着。⑧走:跑。⑨信然:果真这样。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①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③。
【注释】①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②校(jiào):通“较”,比较。③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