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修改时间:2021-06-30 浏览次数:229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当有气泡冒出时,立刻开始收集氧气 C . 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其不易溶于水 D .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 3. 常温下在试管中放入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发生剧烈反应,还能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铝+碘 碘化铝”,则水的作用是( )
    A . 氧化作用 B . 提供热量 C . 催化作用 D . 分解作用
  • 4. 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氨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规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 收集氧气 C . 氧气验满 D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6.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C . 实验时在试管口塞少许棉花 D . 当水槽中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就可以收集气体
  • 7.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一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C.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A . A   B . B   C . C   D . D
  • 8. O2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的过程中,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 . 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 B . 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 C . 装置④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 D . 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则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以下
  • 9.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小 B . 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 . 催化剂可以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D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 10.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装有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木炭        B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 .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 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

  • 11.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氧气,长颈漏斗下端要,原因;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必须在试管口,作用是;若用排水法收集时,待再收集,当 时,则收集满,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

三、综合题

  • 12. 下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 指出仪器名称:

    A,B , C ,D ,E 。

    (2)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3) 加热高锰酸钾,开始收集氧气的事宜时刻是。当集气瓶内的水完全排出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小心移出水槽后,瓶子应放,这是因为。停止加热后,先把,然后,其原因是
    (4) 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能”或“不能”)用上图中的发生装置,理由是。收集氨气应选用法。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