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默写

修改时间:2021-06-04 浏览次数:233 类型:复习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默写

  • 1. 我爱古诗词。
    (1) 童孙未解供耕织,
    (2) 谁言寸草心,
    (3) ,五千仞岳上摩天。
    (4) 羌笛何须怨杨柳,
    (5) 请写一句描写景物的诗或词
  • 2. 日积月累。
    (1) 君子喻于义,。      ——《论语》
    (2) ,小人长戚戚。   ——《论语》
    (3) 恻隐之心,。    ——《孟子》
    (4) 多行不义,。    ——《左传》
    (5) 人有耻,。     ——《朱子语类》
  • 3. 默写古诗。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2) 《游子吟》[唐]
  • 4. 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 敲成玉磬穿林响,
    (2) 谁言寸草心,
    (3) 人而无信,
    (4) 月出惊山鸟,
  •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乡村四月》中描写乡间景色的句子是:“。”
    (2)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羞耻之心,正如《朱子语类》中所说:“。”
    (3) 每个国家或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是威尼斯的标志,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白天,城市因它起来;夜晚,没有了它,威尼斯就了。是荷兰的标志,作者四次讲到“”,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美景的赞叹。
    (4) 最能体现杨氏之子机智幽默的句子是:
    (5) 荷兰,是之国,之国,也是之国。
  • 6. 课文回顾和积累。
    (1) ,不破楼兰终不还。
    (2) 遗民泪尽胡尘里,
    (3) 黄河远上白云间,
    (4) 是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铸刻在上的文字,

    两者都主要在时期使用;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时期有了楷书。

    (5) 《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了毛主席获悉长子中光荣

    牺牲的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以及对毛岸英遗体的艰难抉择过程这两件事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和伟人的

    (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代诗人,他被称为“”。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送别好友,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之情。
  • 7. 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
    (1) 童孙未解供耕织,
    (2) ,山衔落日浸寒漪。
    (3) ,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三万里河东入海,
    (5) 宁可枝头抱香死,
    (6) 青青园中葵,。阳春布德泽,
  • 8. 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写完整。
    (1) 青海长云暗雪山,
    (2) 劝君更饮一杯酒,
    (3) ,南望王师又一年。
    (4) 孤帆远影碧空尽,
  • 9. 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黄沙百战穿金甲,
    (2) ,唯见长江天际流。
    (3) 渭城朝雨浥轻尘,
    (4) 羌笛何须怨杨柳,
  • 10. 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 敲成玉磬穿林响,
    (2) 谁言寸草,
    (3) 人而无信,
    (4) 月出惊山鸟,
  • 11. 补充句子。
    (1) 牧童归去横牛背,
    (2) 。月出惊山鸟,
  • 12. 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1) 稚子金盆脱晓冰,
    (2) ,客舍青青柳色新。
    (3) 乡村四月闲人少,
    (4) ,焜黄华叶衰。
    (5) 恻隐之心,
  • 13. 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1) ,小人喻于利。
    (2) 君子坦荡荡,
    (3) 人有耻,
    (4) 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
  • 14. 根据语境把格言警句补充完整。
    (1) 那些背叛祖国和民族的人,“多行不义,”,是没有好下场的。
    (2) 《朱子语类》中有言:“人有耻,。”意思是:一个懂得羞耻的人,不会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做人应有底线,要有一颗正直、高尚的心。
    (3) “,仁之端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谁不会心生同情之感呢?
    (4) “,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5) 《论语》中写道:“君子坦荡荡,。”我们当做光明磊落、心胸坦荡的君子,不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小人。
  • 15.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苟子用“;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与这句话说明的道理相同的名言警句还有老子说的“千里之行,。”
    (2) 这里的景色实在太美了,爸爸不由得吟诵出_副回文联:“地满红花红满地,
    (3) 这六月的天,就像。(填歇后语)
    (4) 习近平总书记说,正是这种“;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5) 小飞爱耍手机、玩游戏,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填写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警句或古诗词)
  • 16. 根据原文填空,并完成有关练习
    (1) ,快走踏清秋。
    (2) 伯牙谓,乃,终身
    (3) 两小儿笑曰:“?”这句话的意思是
    (4) 我生待明日,
    (5) 一鼓作气,
    (6) 千门万户瞳瞳日,
    (7)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
    (8) 《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主要指的是居里夫人的精神以及

    的人格。(填四字词语)

    (9) 回顾五年来你积累的古诗词,请你按要求写出诗句:

    亲情乡愁:     

    离别赠言:     

    哲理思考:     

  • 17. 课内外内容填空
    (1) 春天里有花:,一枝红杏出墙来;,飞入菜花无处寻;春天里有树:,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天里有愁:问君能有几多愁,。夏天的雨大:,白雨跳珠乱入船。夏天的花红:,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的叶落:无边落木萧萧下,。冬天的雪大:,北风吹雁雪纷纷。,万里雪飘。
    (2)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他爱那,他爱那,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 18. 积累。
    (1) 海内,天涯
    (2) 花落去,燕归来。
    (3) 别看五千年,你猜得透?
    (4) 变节,不为
  • 19.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孔明借东风——
    (2) 大儿,中儿。最喜小儿亡赖,溪头 。
    (3)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4) 在岳飞的《满江红》中,教育年轻人不要虚度时光,等到年纪大了只得后悔伤悲的词句是:,白了少年头,!
  • 2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2) 草铺横野六七里,。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5) 路曼曼其修远兮, 。
  • 21. 回忆古诗词填空。
    (1) 九曲黄河万里沙,
    (2) ,不是遮头是使风。
    (3) 草 ,笛

    诗中“铺”和“弄”用得妙吗?为什么?

     

  • 22. 结合语境,回忆平时积累填空。
    (1) 我们劝别人珍惜时间,可以说:,一寸光阴不可轻。
    (2) 如果有人一直不说话,人们会说他“徐庶进曹营——。”
    (3) “求新”不仅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古代也重视,古人云:,日新者日进也。
  • 23. 根据你积累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 黄河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刘禹锡用诗句“,。”写出了它的奔腾和壮丽。
    (2) 童年是我们难忘的梦境,吕岩用诗句“。”描绘了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
    (3) 时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岳飞在《满江红》中,告诫我们:
    (4)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要响应《礼记》的号召:
  • 24. 补写诗句。

    ,同到牵牛织女家。

    ②苟日新,

  • 25. 请对出下面两副对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静泉山上山泉静  里池水清

  • 26. 默写古诗.

    牧童

    [唐]吕岩

    归来饱饭黄昏后,

  • 27. 请默写诗、文。
    (1) 弟弟平常老说,他们几个好朋友的关系就是“——生死之交”。没想到为了一只彩笔就翻脸无情,这真是“孙猴子的脸——
    (2) 我能从“”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
    (3) 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
    (4)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5) 《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6) 看到弟弟整日游手好闲,爷爷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一寸光阴不可轻”
    (7) 《少年中国说》中“”意思是只才有不断地创新和成长。
  • 28.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 无为在歧路,
    (2) 峨眉山月半轮秋,
    (3) 五岭,乌蒙
    (4) ,野渡无人舟自横。
  • 29. 填空。
    (1) 有志,无志
    (2) 关公赴会——
    (3) 归来饱饭黄昏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