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1-06-02 浏览次数:243 类型:中考模拟
(实验名称)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⑴实验器材: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⑵如图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三者中心调至并在同一直线上。
⑶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 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
1 | 40 |
|
2 | 30 | 15 |
3 | 20 | 20 |
4 | 15 | 30 |
5 | 10 | 光屏上没有像 |
6 | 8 | 光屏上没有像 |
(分析与论证)
⑷根据获得的数据推测,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
⑸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⑹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绕,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⑺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人应透过凸透镜向(选填“左”或“右”)侧观察。
(交流与评估)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则光屏需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刻的像比换镜前(选填“大“或“小”)。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 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h1(如图所示);
④;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的温度/℃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32 |
34 |
煤油的温度/℃ |
20 |
24 |
28 |
32 |
36 |
40 |
44 |
48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