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54 类型:中考模拟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shuò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 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采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正言辞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闪shuò 承载:
改为
你喜爱的传统美食:
你拟写的广告词:
你的转述:
你的创意或具体方法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②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崖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 , 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④。
(吴均《与施从事⑤书》)
[注]①故鄣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干:连接。③春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④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会有所感悟。信足:信步,漫步。荡累:消除烦恼。颐物:流连物态以怡情养性。悟衷:内心有所感悟。散赏:自由欣赏。⑤施从事: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
①晓雾将歇
②沉鳞竞跃
③春罗被径
④风雨如晦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归飞之鸟,千翼竞来。
(甲)“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乙)他按照习惯停了一会儿。那句话以后的停顿几时曾被回答打破过呢?不,也许一百年当中没有一次。所以牧师依然盯着书,并没有抬眼,静默了片刻之后又说了下去。他的手已经朝罗切斯特先生伸了过来,他刚张开口问,“你要娶这个女人作你正式的妻子么?”——这时候却有一个清晰的声音在近处说道:
“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障碍。”牧师抬起头来看看说话的人,哑口无言地站着;A先生微微动了一下,仿佛他脚下发生了地震似的;他脚站稳以后,头也不回,眼睛也不动地说,“继续进行。”他用深沉的语调说了那句话以后,接下来的是一片沉寂。不一会儿,伍德先生说:“对于刚才说的事,不作一些调查,不证明它是真的或是假的,我不能继续举行。”“仪式完全停止,”我们后面的那个声音补充说。“我可以证明我的断言:这件婚姻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存在。”
5G的好戏在后头
①任何一项新技术,商业化的过程都是渐进式的。消费者对5G多些耐心,信息通信产业对5G应用多些想象,互联网行业和传统产业对5G的融合应用多些探索,5G改变社会的那一天就会更早到来。
②微信批量发送视频、统一下载APP更新,在每秒约800兆的下行速率下,瞬间完成。“十一”假期,喜欢尝鲜的电信玩家林先生,以用户身份体验了把5G。可是,在最初一个多小时的兴奋之后,他却有了新的疑问——5G的高速率还能用在哪儿?
③1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后,在手机上观看与4G没太大差别。至于依赖高速率的电竞、大型手游,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玩。林先生的感受,道出了一些5G体验用户的心声。
④自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消费者对5G的热度持续升温。截至10月11日,三大电信运营商收到5G商用预约用户总数已破千万。尽管目前已经有11款5G智能手机上市,三大运营商也在紧锣密鼓地搭建5G网络,但鉴于真正能把5G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特性发挥到极致的SA独立组网网络和终端,到明年才能体验,很多用户还是暂时压抑了尝鲜的念头。就连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坦言,他目前用的还是4G手机。
⑤作为万物互联、改变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5G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目前主打的5G应用,要么看上去并不新鲜,依托4G也可以部分实现;要么太过高大上,离普通消费者似乎有点远。对于5G的应用场景,专家给出的判断是“二八定律”——80%用于物与物的通信,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20%的应用是对现有4G应用体验的升级和深度挖掘,如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这一业界公认的判断,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消费者的疑虑——我为什么要升级到5G?
⑥任何一项新技术,商业化的过程都是渐进式的,不仅需要技术本身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完备与产业链的成熟同样不可或缺,5G也不例外。从标准上看,旨在完善包括5G—V2X(车与外界信息交换)、高可靠、专网、行业局域网等场景的R16标准预计明年3月才能完成。从网络上看,由于高频段穿透性差,基站建设难度大,完善5G网络覆盖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产业链看,兼容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的5G终端,目前只有华为一款。更重要的是应用,5G就像一条超宽、不限速的高速公路,路建得再好,也要有车跑,这个“车”就是基于5G特性的应用。而应用的创意开发、体验的完善,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想象力和创新力,其中,消费者的选择占主导作用。
⑦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4年4G商用初期,运营商描绘的4G潜在应用场景。当时,被寄予厚望的也是依赖传输速率的视频类应用,比如,4G套餐中包含的可视电话。但是,谁能预见到,可视电话没有多少人用,倒是微信视频通话成了潮流?同样,行业普遍预测,依托4G的手机直播会改变新闻媒体的采编方式,但谁能预见到,真正火起来的是网红直播平台和抖音等小视频分享平台?没有预料到的还有移动支付逐步取代信用卡和现金、火爆的外卖平台、方兴未艾的共享出行……
⑧如同4G商用之初那样,5G的好现在也许还没想到。消费者对5G多些耐心、多些支持,信息通信产业对5G应用多些想象、多些尝试,互联网行业和传统产业对5G的融合应用多些探索、多些创新,全社会对5G发展多些理性、多创造一些良好的发展环境,5G改变社会的那一天就会更早到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3日18版,有删改)
外婆的压岁钱
万芊
过年时,弟陪妈回了一次陈墩镇老家。
回城后,弟跟我说,这次回老家收获特大,带回了一叠外婆的压岁钱。
我说,弟,你别胡说,外婆过世都十多年了,哪来压岁钱?
弟说,真的,哥,不骗你,是外婆的压岁钱,宝贝呢!
我问妈。妈说,是的,在你大舅、大姨那里找到的。
妈原原本本讲了外婆压岁钱的那些旧事。下面是妈的话:
我妈共生了我们兄妹七人。我爹原先在上海靠教画卖画赚钱养家。我九岁那年,我爹得肺痨过世了。我爹过世后,我妈就靠变卖不多的家当和在镇上南货店帮人做事赚些钱。钱不多,妈常为吃穿发愁。
我妈挺能干,我们兄妹的衣服大都是我妈用我爹的旧衣改的,一件长褂常常改了又改、补了又补,大的穿了小的再穿。我爹原先在上海是要出入一些体面场所的,虽说衣服旧些可料子挺好,再加我妈的巧手这么一拾掇,穿在我们兄妹身上,一个个显得清清爽爽,还带些洋气。
只是我妈再能干也变不出米面来,我们兄妹都在长身子,家里不多的米面煮成稀粥面糊糊,还是不够填饱肚子。我妈常常带着我们去乡下挖野菜、捞野菱、采野果,掺在稀粥面糊糊里匀着吃,自己干脆饿着肚皮睡觉。后来,我大哥学医终于出师了,开始在乡下给人治疮疖赚些小钱贴补家用,妈稍稍缓了口气,但还是常常发愁。
我妈喜欢读书,我妈说话,与人不同,她常跟我们说“与人讲话,看人面色,意不相投,不须强说”,后来我们知道,其实是书上的话。受我妈影响,我们兄妹都喜欢读书,在学校里,功课都挺好。我妈过日子其实挺讲究,家境虽困窘,也从不让男孩子在人前赤膊、女孩子在人前赤脚。一年中每一个节气,都是按书上老规矩过,该贴春联时帖春联,该挂艾草时挂艾草,该吃粽子时吃粽子。就是我妈裹的粽子特别小巧,谁也不舍得吃。
到了春节,我妈开始忙碌,每一天大家都会沉浸在我妈营造的过年气氛中。大年初一早上,我们都能穿到妈新改做的衣服、吃到妈蒸的南瓜糕、拿到妈隔夜包好的红包。只有这一天,我妈底气十足、财大气粗。压岁钱,每人一大包,这些压岁钱统统加起来,也许就是妈半个月的工钱。我妈做的红包的外皮是特别鲜艳的红纸,里面还包着大一点的红纸。红纸,是妈在供销社里帮人家打扫卫生时收集起来的边角红纸。为这些红纸,妈常义务去打扫卫生。红纸上,我妈用我外公传下来的湖笔,写上规规整整的小楷,给每人写上压岁钱的金额。这就是我妈的压岁钱,其实是一张张红色的白条。这些白条总让我们惊喜,因为妈在红纸上还写着好多非常精彩的评语,还盖上她自己的私章。我们拿到自己的红包,就偷偷地藏起来,没人时读读妈的评语,总会得意好长一段时间。只是我妈从来没有给我们兑现过这些白条。过了年,看着重新愁眉紧锁的妈,我们谁也不敢提压岁钱的事。
妈取出一幅已经精心装裱的我外婆的压岁钱——红色白条,那秀美的字体和暖心的话语,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这一年,姗妹表现最佳,春季挖马兰头,又多又干净。暑时人家送来西瓜,姗妹把自己的一份让给了弟妹。一年里,姗妹受先生上门口头表扬两次。考试居全年级第一。奖姗妹压岁钱六元。”那就是我妈十六岁那年得到的压岁钱白条。
我有点疑惑,问我妈:“你的这些压岁钱白条怎么会在大舅大姨那里呢?”
我妈说:“你外婆的这些压岁钱,后来大哥大姐给兑现了。为帮妈,我大姐初中没毕业,就去乡下做了乡村小学复式班的老师,其实她功课很好。这六元,相当于当时全家一个礼拜的生活费。第二年,我考取了省城的师范大学,我就拿着这大哥大姐给兑现的六元压岁钱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其实,除了大哥大姐,我们下面五兄妹全都以特别出色的成绩考取了不用花钱的师范大学。”
我弟说,还有,谁也没有想到,外婆竟然传承了一手家乡早已失传的卫泾状元体,县里搞文史的专家把外婆的这些红纸条当成宝贝,觅宝似的取过去放在博物馆里珍藏。
我妈说,我外公是私塾先生,写一手好字。我妈没读过私塾,一有空就拿我外公破旧的《三字经》、《弟子规》、《小儿语》认字、写字。
妈感叹:“我妈是个挺要强的人。”
(选自《2014年小小说选粹》,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我妈底气十足、财大气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