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周浦中学等四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联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37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图片隐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分析下列图片内容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 B . 残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C . 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彻底解决了各国的矛盾 D . 刺杀事件点燃了这次战争的“火药桶”
  • 2.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和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 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 . 一战爆发,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 C . 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D . 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与侵略的非正义战争
  • 3. 根据材料回答小题:

    “废除两千多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人”

    (1) 文中称颂的是(    )

    A . 孙中山 B . 陈独秀 C . 叶挺 D . 袁世凯
    (2) 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有(    )

    ①建中国同盟会

    ②选为临时大总统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领导北伐战争

    ⑤创办新青年

    A . ①②④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⑤
  • 4. 下图是某本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工业革命 B . 美国罗斯福新政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5. 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新闻是(    )

    A . 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B . 袁世凯称帝 C . 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 .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 6. 有关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共中央在1947年10月10日正式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 . 1948年底解放区一亿农民分到了土地 C . 土地革命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D . 土地分配按成年人进行
  • 7. 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还我青岛”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③①
  • 8.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读图判断这次战争是(    )

    A . 抗日战争 B . 北伐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甲午战争
  • 9. 朱德曾称赞某段历史“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与此诗相符合的史实是(    )

    A . 武昌起义—吹响中国革命的号角 B .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广泛传播革命思想 C .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D .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 10.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是(    )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1.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有(    )

    选项

    事件

    结论

    慕尼黑会议

    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遵义会议

    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五四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2. 下边是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新体制的创立 B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 . 工业革命的冲击 D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3. 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0周年。80年前的这一天中华儿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和屈辱,也是这一天中华儿女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团结与抗争,下列反映此历史事件的诗句(    )

    A . 湘西会战雪峰山,浴血拼来喜报传 B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
  • 14. 古城南京是我国历史一位特殊的“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日军大屠杀

    ④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法西斯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以用来证明法西斯所犯罪行的历史资料包括(    )

    ①731部队相关遗址

    ②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

    ③南京大屠杀遗址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6.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共都做出了积极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局面的到来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
  • 17. 下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 . 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 B .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C . 驼峰航线的开通 D .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 18. 成语典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慕尼黑阴谋中,下列国家被当成“我为鱼肉”中的“我”的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意大利 D . 捷克斯洛伐克
  • 19. 以下四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如果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观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不列颠空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④《珍珠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①④③
  • 20. 下列重要会议和战争属于二战期间的有(    )

    ①巴黎和会    ②凡尔登战役    ③开罗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⑤台儿庄战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④⑤
  • 21.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与1919年巴黎和会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有三大国主宰世界的色彩

    ②确定了对德国的处理方案

    ③参加会议的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④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2. 1945年,一位美国记者分别在苏联、日本、中国进行采访,他看到的景象依次有(    )

    A . 雅尔塔会议举行、日本战败投降、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B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原子弹爆炸后的惨景、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C . 联合国诞生、原子弹爆炸后的惨景、新中国的诞生 D . 雅尔塔会议、日本战败投降、新中国的诞生
  • 23. 1947年8月底,毛泽东无比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二十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以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这是因为此时解放军已顺利(    )

    A . 粉碎了敌人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B . 把敌人压制在交通线和大城市 C . 实现了挺进中原和反攻的计划 D . 取得了三大战略性决战的胜利
  • 24. 下列内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的有(    )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了国旗、国歌、国徽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5.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谋校九(1)班同学搜集到以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三个板块的资料,准备用于刊出黑板报,需要你帮忙,完成答疑解惑。

    (1) 【党的会议】:

    关键词

    开天辟地

    枪杆子出政权

    生死攸关

    工作重心转移

    会议名称

    (2) 【党的作用】:三则资料共同证明党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起着怎样的作用?
    (3) 【党的伟业】:请认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你是如何理解“新纪元”?
    (4) 你还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 26. 下面是王刚同学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的学习笔记:

    笔记一:

    笔记二:

    (1) “笔记一”中有一处记错,请找出并改正,请补齐第4点笔记内容。
    (2) “笔记二”的顺序记乱了,请你按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帮他重新排列(只写序号,文字可不必再抄)?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列举这一年影响战争走向的两件大事?
    (3) 根据下面表格,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中你有何感悟或启迪?

    中、美、英三国二战损失统计表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万人

    1000多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思想革命开始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中国人不再沉默。发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的抗议。

    材料三:1949年,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60多年的历史长河,在扬帆远航中,有暗礁、有激流,也有踏上新大陆的唏嘘与欣喜。

    (1) 结合材料,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2) 材料二中中国人的抗议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抗议中的哪一个口号最能体现出该事件的性质?它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
    (3) 为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百折不挠的斗争,请列举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留下的两个脚印和取得的宝贵经验。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知识梳理】

    时期

    时间

    标志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1924年1月的召开。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蒋介石发动政变。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1——194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事变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5——1949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

    在上述表格空格中,填写完整。

    (2) 【团结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第二次合作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3) 【再起争端】在国共第二次分裂时期,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战役有哪些?

    共产党能以弱制强,你认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