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同步练习

修改时间:2018-11-22 浏览次数:381 类型:同步测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苏州作为大运河重要的文化古城,是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大运河苏州段水道属于(    )
    A . 通济渠 B . 江南河 C . 永济渠 D . 邗沟
  • 2. 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杭州推出了“中国大运河—杭州申遗旅游线”。该旅游线路中的杭州段,属于隋大运河四段中的(    )

    A . 永济渠 B . 通济渠 C . 邗沟 D . 江南河
  • 3.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A . 对外交往 B . 民族关系 C . 任用贤才 D . 虚心纳谏
  • 4. 长安城里的“市”是指(   )       

    A . 商业区 B . 居住区 C . 作坊区 D . 宫廷区
  • 5.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⑤⑥ C . ②③⑤⑥ D . ①②③⑥
  • 6.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唐僧取经”是书中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唐僧取经”的“经”是指(    )

    A . 佛教学说 B . 基督教教义 C . 伊斯兰教教义 D . 犹太教教义
  • 7.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创立于(     )

    A . 秦朝 B . 西晋 C . 隋朝 D . 唐朝
  • 8.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 . 经济繁荣 B . 政治清明 C . 对外开放 D . 交通发达
  • 9. 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民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四项中,明显区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希波战争 B . 亚历山大东征 C . 鉴真东渡 D . 罗马扩张地中海
  • 10. 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 .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 .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 .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 . 削弱了显贵特权

二、材料分析题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 材料一表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了向唐朝学习,日本是怎样做的?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 12. 读唐诗,品兴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1) 材料一与材料二各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景象?

    (2) 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的时代。

    (3) 通过这两首唐诗,你认为诗歌创作的源头是什么?

  • 13.

    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谁?

    (2) 填写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的名称。

    端点A     C    中心B

    (3) 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和E分别是哪条河流?

    D       E

    (4) 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一段运河?

    (5) 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

    (6)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