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的月光     的翡翠     的交响曲

的山野     的柿子     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②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4)、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5)、“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6)、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校园里的泡桐

    在我们的校园周围有一株高大的泡桐树,它们一年四季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做着贡献。

    春天,泡桐树开花了,棵棵泡桐树的花都开得那么旺盛,开得那么热闹。每个枝头都是挨挨挤挤的花朵,真是花团锦簇,整个校园都笼罩在花的海洋中。那紫中透粉,粉中有白的喇叭形的泡桐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弥漫着整个校园。微风吹来,花朵们随风摆动,好像在朝你点头微笑呢!

    盛夏,烈日当头。泡桐树的叶子又多又密,一片紧挨着一片,不留一点缝隙;一棵棵泡桐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支在操场周围遮住炎热的太阳。我们在操场上蹦啊,跳啊,一点也不觉得热。

    秋天,泡桐树上结了许多棉花桃一样的果实,沉甸甸的挂在枝头上。这些饱满的果实在阵阵秋风中不停的晃动,好像在像向人们显示自己的喜悦心情。

    冬天,泡桐树的叶子在凛冽的北风中飘飘悠悠的全部落在地上。我们把这些树叶扫在一起,放入校园周围的花坛里,让它给植物当棉被,让它给植物当肥料。我常常站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望着泡桐树那高高的身影沉思:泡桐树啊,你那么无私,默默无闻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毫无保留的送给了我们。你多么高尚,从来对我们无所求,从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想着想着,我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胡杨树

    七月中旬,我去新疆穿越了戈壁。我看见——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多姿多彩的西域风情,连绵起伏的沙丘错落有致,胡杨树铁干虬枝,龙盘虎踞,顶着戈壁滩上的烈日,迎着大漠的雄风,吮吸着脚下土地中贫瘠的养料傲视众生。戈壁滩上大片的胡杨树林将我深深地迷住了,让我惊叹的是——胡杨树铁骨铮铮的树干,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像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宫殿,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更使我感到大自然的壮美。我看见——蓝色的天空下,荒凉的土地上,活着的绿色胡杨与死去的灰色胡杨交织地站在一起,千姿百态,神情傲然。胡杨树不高,特别是树干短,树叶小而茂盛,它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地活着。我感受到——胡杨从不因自己生活的贫瘠而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胡杨,是戈壁滩与沙漠的骄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尤其以强大的生命力闻名,素有“大漠英雄树”的美称,胡杨树有着对生命的执著和渴望: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的不朽——这就是胡杨树的品性,沙漠中的脊梁,就是禀性高贵而倔强的胡杨树!我觉得——矗立在戈壁滩上的胡杨,就像颠沛一生但决不向命运妥协的强者,双手伸向天空无声地呐喊,向苍天诉说着不屈的灵魂!

    我爱胡杨树,更爱那些具有胡杨树的品性的人们!

课外阅读。

忆读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这时,我同时还看母亲针线箩筐里常放着的《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我自从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理解。

雪(节选)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lián)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一个大雪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选自《鲁迅小说杂文散文精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