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同步测试

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画线部分进行仿写。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初夏的白

许冬林

①一入夏, 许多艳色的花儿都暂时歇了场, 傲然坐在枝头的, 是小小的白花儿。 ②白花不招摇。 夏是低调的。

③初夏有茉莉, 开着白花的茉莉。

④梅雨季将至未至, 空气先已起了湿意。 爬满青苔的老宅前, 青砖灰瓦的廊檐下, 茉莉不大 的卵形叶子缀满极细的枝干, 它们啜饮着南方的露水, 然后吐出纽扣大小的花蕾儿。 白色的 花蕾三五颗,    聚在枝尖上,    像几粒豆子,    微微染着一点豆青色。    

⑤茉莉最像少女, 那些白色的花儿盛开时, 悠悠散着淡雅的香味儿, 一种我且盛开但不惊扰 叶子的意思。 绿才是夏天的主题。 茉莉花瓣单薄, 若是放在杯子里, 没个三五朵, 是铺不满 杯口的。 茉莉花期也短, 一朵花再美, 也只开一天。

⑥少女时候, 我买香水, 最爱茉莉香味。 后来喝茶, 我也爱茉莉茶。 及至成年, 我也只想低 眉做一个像小白花一样的女子, 不追求浓烈, 干净就好, 淡然就好。

⑦初夏有金银花, 初开白色, 后渐渐变成金黄色。 盛开时, 寸把长的细细花蕾裂开, 香气乍  泄, 仿佛无数小蜻蜓停栖在悠长悠长的藤蔓上, 呼唤雨季到来。 记忆里, 老家的土篱笆墙上, 睡着一堆厚厚的金银花藤, 篱笆墙下丛生野蔷薇。 花开时节, 金银花和野蔷薇相望相迎, 乡  人荷锄下地, 路过也不采。 只有野蜂子在那里嗡嗡地扑扇小翅膀, 也像荷锄奔忙的农人。

⑧金银花开过, 便是栀子花开。 栀子也是开白花的, 但栀子花比茉莉花开得要胆大些, 直白、 率性些, 有些质朴和热情的感觉。 那花有掌心大, 重瓣的甚至有碗口大, 一朵花的香气能涨   满一间屋子, 一棵花树能香大半个村庄。 所以, 栀子花盛开的初夏, 我居住的村庄仿佛被花   香给抬升起来了, 荡荡浮动。

⑨有一天晚上, 我开车行驶在巢湖边的湖滨大道上, 夜色和路边的树木芦苇都那么幽深, 心 下莫名生起漂泊的孤寂。 这时, 忽闻得风里一缕栀子花香, 不禁缓缓放慢车速, 心儿也在花香里缓缓安稳。 在我的习惯性思维里, 有栀子花的地方, 必有村庄, 必有一户户安静生活的 人家, 那人家也必有纯洁、 好看的儿女……人世是这样端然美好, 寻常烟火也是可亲可敬 。 

⑩早前, 我们小镇的江堤脚下还有成片的荷塘, 塘里白荷花居多, 覆盖了茫茫的水面。 也有 红荷花, 艳艳的, 远远摇曳在塘边的蒲草和芦苇丛里。 童年时, 我喜欢和家住塘边的同桌去 采红荷, 红荷耀眼, 总有些鼓荡人心。

⑪白荷自然不可随意去采, 因为那是家养的荷花。 所谓家养的, 大约代表着正统, 代表着被 认同, 也就代表着身份地位。 心想着, 长大了, 可一定要做白荷一样的人。

⑫冬天, 人们抽干荷塘的水, 下塘挖藕。 在白花花的冬阳下, 许多人赤了脚去踩, 去寻最粗、 最长的藕。 那是白荷花身下结出的白藕。

⑬暮春天, 父亲在屋后的长宁河里种菱。 虽然只种了三四丛, 但菱长得快。 父亲说: “ 六月 六, 发一间屋。 ”那能摘多少菱角啊, 这童年里最清甜的水果。 在我们的方言里, “ 六 ”和 “屋 ”的韵母发音, 都发“e ”。 一棵菱, 到了六月, 可以在水面抽枝散叶地铺出一间屋那么 大的场面, 这是一棵柔嫩纤弱的水生植物默默撑开的生命格局。

⑭菱开白花。 在初夏, 白花出水, 蛾子似的, 比茉莉花还要小得多。 仿佛不愿意让人知道, 它开花了。

(选自《知识窗》2022 年第 7 期。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